返回 菜单

教你如何看鱼情选钓饵

于万军2016-04-02 08:06:45

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自然水域较南方少,特别是小沟小渠、野生池塘没有南方多。

喜欢垂钓活动的朋友到竿坑去过瘾的多,但是竿坑的目的是为了赚钱,钓友们又不得不绞尽脑汁去应付不断变化的池塘环境。

笔者总结了北方地区竿坑的共同特点,归纳了如下的一般应对规律。

竿坑池塘饵料的用法与观察鱼情的技巧

一、较大的诱饵量

不少朋友撰文指出在竿坑垂钓打窝量不必太大,事实上窝料的确不能少。平时在竿坑垂钓,半天的时光一般都需要一两盆的饵料,甚至有时候还要超过三饵盆,因为你的窝点的饵料少了,鱼就会跑到别人的窝点里去。

较大的诱饵量是必须的,也不用担心会造成浪费的问题,你打少了而别人打的多,你诱不来鱼实质上也是一种浪费。

诱饵一般是按原塘颗粒+主攻饵+状态饵+小药这样一个原则来搭配。

二、诱饵的味儿要十足

水温较低的时候,比如清晨鱼儿感知饵味的功能还不强大,如果饵料的香味或腥味不重,鱼儿就难以察觉饵料的存在。时常钓一场下来用掉半瓶的促食剂都很正常,在北方竿坑就是这个现状。所以要让较重的饵味发挥其功效,不然诱不来鱼。

三、打窝方法与抛竿频率

打窝首先要遵守钓场的规定,然后再根据不同的鱼情而现场决策。

打窝料时既可直接手抛也可将窝料捏在铅皮上带出,推荐后一种,用铅皮带出其动静较小,准确度高,还不惊鱼。

前面讲到了窝料的量要适当地大,在此还要声明打窝料要提早一点入水,尽可能在开竿之前就打好窝料,留足诱鱼的时间。

注意窝料最好打在钓点后面一点,也就是窝点离岸边比浮漂近十公分左右。再就是抛竿的频率要适当地高,高频率地抛竿也能使打窝的量较大,事实上散炮带出的频率高,获鱼的机会就多。

四、早到钓场、勤于观察鱼情变化

上面提到了抛竿的频率要高,即抛竿要勤。谈到勤,钓者还要注意早一点赶到钓场,占据到有利的钓位,如果来得晚就不可能顺利地占到优势了。除非你和塘主关系甚好,早已为你定下了钓位,免得凌晨就要起床赶路,那就太辛苦了。

在垂钓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鱼情的变化,看看钓场的高手如何使用饵料,采取了什么钓法,都可以得到启发而及时作出改变,只要上鱼效果不佳就要思变,而变的前提是细致地观察与学习,不是盲目地变。钓位确实很重要,但观察到别人的用饵与钓法,对自己还是有好处的。

五、散炮的配置要适用

散炮的配置一定要适用,一般散炮要比窝料精细一些,平时使用底散比浮散要多一些,其味型则比窝料的味型淡,具体的配置一定要认真对待。

如果竿坑中的杂鱼有点多,底散的比重就要做大一点,散炮的的内核要捏得稍微紧一点,以便钩饵到底时浮漂还能多站一点时间。散炮可捏在钩上,也可捏在钩柄或铅皮上,总之钩饵到底后其内核还能保留一点即可。

六、细节的处理要认真

垂钓与竿坑,细节的处理一定要认真,操作时不要心急用力过猛。要获得好的钓效,必须多观察鱼情的变化。有不明白的地方多请教钓友,开竿前看看别人如何做的准备,对自己会带来很好的启发,然后才能在用竿和线组以及饵料方面做得更好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