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楚辞·渔父》
屈子流放至汨罗江边,离骚满腹。见渔父而对,论世之浑浊,言众人酣醉,自以为清醒。举世皆浊,安知我独清而举世不清?众人皆醉,安知我独醒而众人不醒?
渔父不解,纵世人皆浊,可淈其泥而扬其波,纵众人皆醉,亦可哺其糟而歠其酾,何至屈子这般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左徒凝滞于物,不知与世推移,非有志有识之见,迂腐之君耳。
左徒不以为然,弹冠振衣不蒙尘埃,宁赴湘流以果鱼腹。
渔父见其志不可移,其意不可改,多言无益,是故莞尔一笑置之,鼓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虽去,遗歌以言志:顺势而为需智慧,伺机而动需隐忍,凡有大谋者,不知此不能全其功。
小小书童叹曰:
屈子问渡何所从,渔父莞尔鼓枻去。
沧浪之水浊与清,濯缨濯足随我欲。
秋雨时至,寒意渐浓。九月初三,月弓露珠。三两渔者,觅寻沟渠。鱼不开口,鸟不挪窝。满心期待,空军而归。幸有秋实,带回三斤。渔不尽收,贼不走空。
端午时文,一忘数月。友人赠扇,亦无音讯。乃吁乃叹,观世诸相。且歌且吟,以聊浅志。
旧记于端午。改篡于九月初三。
温榆河高压线段
空钩悟道
是的
重窝喂鱼
文化人我等凡夫俗子只能走你,我cao,哦豁
大师文化人
好文推荐!
瞎玩瞎写
大师带我爆护
美化空军,哈哈
自叹弗如!高才生
瞎玩儿,谬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