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钓猴儿崖
自从到芦庄的杨树林钓了几次之后,亲身感受了那里的山水之美,越来越觉得那儿是个值得留恋的地方。尤其是到猴儿崖钓了一次之后,我认为那里简直就是驻马店最后的一片净土,最后一处桃花源,别的地方再也不想去了。
2017年8月27日,天气晴朗,我终于和老彭、兴辉约好去猴儿崖夜钓。
那是个幸福的下午,4点半,我们怀着满满的期待,风驰电掣般驶向猴儿崖。都市的繁华和喧嚣在身后渐行渐远,车外不时有青山绿树掠过,车里回荡着欢声笑语。
每一次外出钓鱼,出发的路上总是最快乐的时光。满怀着希望,掺杂着激动,走进自然,怡情山水,洗涤灵魂,享受人与自然的融合为一,这也许就是野钓的魅力吧。
不觉就到了芦庄,过了臻头河漫水桥,越往里走,景色越显清幽。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往东去,便来到高大的杨树林,晴了几天的路勉强能够通过;前几天的大风将几棵大树刮倒,路上横倒的树干致使我们三进三出,费了不少周折才穿过树林。
往南上坡,就见到峭拔嶙峋的山体怪石;上得坡顶,山上满是葱郁的栗子树,不时看到从密密的枝叶间露出毛茸茸的栗包子。
翻过坡顶,沿着环湖路往南前行,又来到一片杨树林,透过树干的间隙向东望去,可以见到湖水反射的波光。
还有几个我们以前的钓位,但是都被淹没在水下,原来的停车地点是一片沼泽。
再往前走,就看到南面翠绿的山峦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在西南方向的群山环抱、绿树掩映之中,矗立着一处悬崖峭壁——那便是猴儿崖了。
向西穿过一处草场,车停在山脚下,我们急不可待地跳下车,背起装备,欢快地钻入林子,向南翻了几座山坡,气喘吁吁地来到水边,撩起遮挡的树枝,眼前豁然开朗起来。
只见湖左岸的山峦斜插入水,右岸的危崖又挡住了水路,浩浩汤汤的湖水回旋着清波,折转向南流去;青翠的群山映衬在蓝天白云之下,碧绿的湖水环绕在群山之间;几只雪白的鹭鸶掠过水面,悠然飞向远方,把我的目光带到山水相接的地方。
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美到极致!
沿着陡峭的石径,小心翼翼地走到铧尖。近处的猴儿崖就呈现在眼前。环顾四周,发现我们处于崖底的北端。抬眼望去,整个山崖除了峭壁边缘和山顶上斜伸出的一些树干外,崖壁光秃秃的没有任何下脚的地方。壁立千尺,雄伟奇险,壁身刀劈斧削,直插水底。经过长年累月的风雨剥蚀和流水的侵蚀,美丽的猴儿崖越发显得高峻伟岸了。在崖壁的北边,连接着陡峻的山体。高处荆棘遍布,树木茂密,山势直冲云霄;低处怪石峥嵘,灌木丛生,散布着七八个钓位。
猴儿崖,梦里寻它千百度的去处,今天,我们终于到了!
我们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觉得浑身的暑热和疲惫一扫而光。
“我们就在这儿钓吧。”——连说话都能听到崖壁清晰的回音。
老彭坐在南面一块大石头上,我在老彭的北边,兴辉在我北面的一棵树下,我们开始忙活起来。背靠着陡峭的山体,面朝着碧绿的湖水,顾不上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和食、打窝、架竿,4.5米的竿子一试水竟然试不到底!开好饵,轻松荡下第一竿,看看天色,太阳已经下山了,晚霞烧红了天空。
我用的竿为鲫鱼竿,轻韧细,齐杆主线1.0,子线0.8,1#墨池细尾纳米漂,2#无倒刺细条鲫鱼神钩;鱼食是在家里就和好的翘嘴钓饵(以野战蓝鲫、6#鲫为主,加一些虾粉、红虫粉,微量白粉、蒜粉,添加适量拉丝粉),钓1米深。抛竿入水,纳米漂立起、黑漂,提竿拉上来,是一条小尖嘴,再抛竿拉上来,还是小尖嘴,就这样打了十来竿,突然有一个稳稳的送口,一尾小翘嘴舞动着银白的身躯被钓了上来。
目标鱼来了!再下竿还是小翘嘴,看来发窝了。
换饵时,低头看水,我禁不住被这里的水迷住了!只见这水极其清澈沉静,不染一丝纤尘。透过明净的水面,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鱼儿自由自在的游弋。猴儿崖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猴儿崖的水真清啊,清得清楚地看到没入水中的山石;猴儿崖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看着碧绿的水,我又想起梅雨潭的绿了,“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那醉人的绿呀!
天色慢慢地暗了,新月挂在天空。我打开钓鱼灯照向窝子,打开头灯拉饵抛竿,将浮漂抛落到灯光区。有时抛下去没口,漂子走水,走出灯光区慢慢拉回来、轻轻提顿才有口;有时抛下去就见浮漂点动,时而高高送起,时而稳稳沉下,拉上来的都是清一色的翘嘴。
鱼口渐渐稀了,又洒下几把诱饵。在等待鱼儿聚拢的空当,我静静地欣赏着这山中的月夜。
月儿,弯弯的,悠悠地挂在藏青色的天上,披着一丝薄薄的轻纱。时值初秋,天已渐凉,清丽的月光洒满了水面,洒满了山林,满山的蓊郁被月光和夜色点染成一幅水墨山水画,恍如仙境。我陶醉在这超脱尘世浮华的宁静之中,如醉如痴。
又将拉饵抛到位,纳米漂稳稳地送了上来,扬竿中鱼,钩上的鱼挣扎着,沉甸甸的,我兴奋地叫道:“大翘腰!”
钓上一条三四两的大翘嘴,得用抄网了。
抄鱼入护,顺便问旁边两位好友,他们也是频频上鱼。
鱼口又渐渐地稀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起风了。
先是一阵悄悄滑过的微风没遮没拦地贴着水面,向我们吹来,湖面起了细细的波纹,风中夹杂着松针的清香。没多久,风大了起来,远处传来阵阵的松涛声,湖水一浪一浪地轻拂着岸边的岩石,银色的月光像舞动的音符,跳跃在细细的浪花上,演奏着这深山中的夜曲。
漂子走水走得快了,十几秒浮漂就走得看不见了,只好加一块铅皮,换上3#的浮漂,将钓3目改为钓5目,打竿时加大提前量,加快提竿频率,只要浮漂有动作就立即提竿。就这样钓着,一条条翘嘴舞动着瘦削的身姿飞向鱼护,我们收获了鱼儿,也收获了快乐......
月已西斜,碧天里浸润着莹莹的华光;月光下泻,静静地倾注在崖边树木的枝叶间,在岩石上留下了斑驳的黑影。空气中流动着淡淡的清辉,薄薄的青雾浮起在水面上。黑黢黢的崖壁,峭楞楞如鬼一般。岩石与崖顶的树影捕捉着迷藏。
渐渐地,月儿沉入崖顶,不见了,越来越多的星星出现在夜空,闪烁着浩瀚的星光,远处偶尔传来宿鸟的呓语。
又洒下几把诱饵,和一块钓饵,静静的坐在钓位上,该歇一会儿了。
夜已深沉。深邃的夜空中点缀着无数的繁星,银河灿烂,纵贯南北,牛郎、织女两星在隔河相望。“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仔细地看,银河东侧的牛郎星两边还真有两颗微小的星呢。
夜凉如水,雾气氤氲。仰望星空,我回忆着小时候看过的黄梅戏电影,还有学过的课文《牛郎织女》,那流传千古的传说,是那么的美丽动人。
明天就是七夕节了,牛郎织女也到了该相会的时候了。
蓦地,一颗流星划过夜空。那颗星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吧。
又起风了,柔和的风轻轻吹过来,吹皱了湖水,揉碎了星光。对岸山影朦胧,林涛阵阵;身旁树影婆娑,危岩耸立。一会儿,风停了,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渐渐地,一缕缕白雾升起,从远处飘来,透出一丝丝的凉意,笼罩在平静的水面上。它缓缓地摆动着,游走在夜色中,在光柱下变幻着诡异的身影;它徐徐地升腾着,远处的山影模糊在茫茫的雾气中,显得那么的神秘。随着雾的流动,感觉魑魅魍魉在眼前跳动,使我整个人好象都被悬了起来,融入了如梦一样的秋夜。
我想,人这一生,总会经历几场迷雾,有时你会被雾笼罩着,感到迷茫,分不清方向。但是,你要坚信,雾不是永远的,迟早会散去,都会回复到原来的样子,一切都会归于美好的。
已经是后半夜了。忽然,我听见远处传来阵阵摩托车声,接着发现三四盏车灯快速向这儿移动,后来才知道那是偷捕鱼的来了。到水边换上小皮筏子,悄无声息地从我们前方划过,下网、打水。茫茫的水面上荡起波浪,空旷的水库里响起人语,打破了山间库区的宁静。
三星在野,逡巡在夜空中。天快要亮了,鱼口也多了起来。
又将钓层调整到两米多深,下竿就有口,我们三个紧紧地盯着自己的浮漂,尽管浮子时上时下,眼睛却不敢眨一眨,心的跳动似乎也跟着浮子的浮动时快时慢。
“咋样啊老彭?”
“翘腰,双飞!”
又扭头看看北边,兴辉那边也是不停地挥杆上鱼。
在明亮的光柱下,我们抛竿飞线,轻轻入水,一条条鱼儿跳跃着入护。星光与灯光互相辉映,岸边荡漾着欢声笑语。这就是夜钓的神韵,让我永远难以忘记。
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走的,只听见摩托车声渐渐远去,启明星升起来了,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天亮了。
红彤彤的太阳从对面山顶升起来了,朝霞染红了天空。平静的湖水好似一块巨大的镜面,倒映出明丽的天空和炎炎的赤日。一阵风吹过,湖面便泛起层层鳞波,还有掠空飞过的白色水鸟,在水面上荡起一绺绺细纹。真是一幅美丽的动感画卷。
钓了一夜,我们有了浓浓的睡意,感到腰酸背痛,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
不钓了,走吧。
我拉起鱼护,忽然看到网眼扎上了几条小鱼,取下一条放在手掌心仔细观察,只见寸把长细小的鱼儿上颌向前伸出,就像绣花针一样漂亮。哦,这就是薄山独有的松针鱼了。
收拾完行装,伸个懒腰,依依不舍地踏上归程。回看群山,又记起陶渊明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句子。对于我而言,那旧林就是杨树林,那故渊就是猴儿崖了。
好文采!
你这是回忆录吗?2017年好久了,猴儿崖是个好地方。不知道现在那条通往杨树林的土路好走不?原来小汽车几乎是过不去,开车感觉是在开拖拉机颠簸
回忆录,这几年没去过
听说收竿子倒鱼,好久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