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钓杨树林
早就听说薄山芦庄那一带的猴儿崖很是出鱼,而且风景优美,很早就想去那里钓一次鱼,计划了几次都没有去成,多年来,芦庄那一带已经成了我的梦幻之地。经与酷爱钓鱼的同学孟文华联系了几次,前一天晚上听说他在猴儿崖那一带的杨树林里钓,我决定骑摩托车去找他一趟,顺便探探路。也就是那一趟,开启了我后来的猴儿崖钓鱼之路。
那是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我早晨6点钟整装出发。从驻马店到任店一直在修路,灰头土脸地骑到任瓦路口时已经9点。又给孟文华打电话,他们因为不出鱼已经离开——去宋家场了。
没有了伴儿,看来只有我一个人去猴儿崖了,去还是不去?既然已经走到这儿了,就不能回去。一股豪气提着,我一路往西飞驰。拐过一个弯,美丽的芦庄出现在眼前。
按照他说的路线,老远就看到路南边的一条大河,泛黄的河水哗哗哗地向东流去。这就是臻头河吧,以前只在地图上见过。过了漫水桥向东去,就看见一大片高大茂密的杨树林,紧贴着玉带似的臻头河,绵延在青山绿水之间,而宽阔的河水流过了杨树林,往南一拐就不见了。
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来到树林,浑身的暑气一下子消散了许多。抬头望去,蓝蓝的天,高高的树,青青的草地上,亭亭的野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眼睛里,鼻子里,全是怡然馨香的气息,仿佛置身在一处纤尘不染的世外桃源里。沿着土路往东,穿行林间,车声不时地惊起雪白的水鸟,水鸟或成双成对、或三五成群在树林上空低飞盘旋,又远远地落下。这鸟儿看着像是鹭鸶,我又叫它老等,以前见过它在水边一动不动地捕鱼,一等就是老半天(现在我也快成“老等”了)。再往东去,没多远又看到了向南流动的河水。
往南拐过一片栗树坡,便来到了又一片同样高大的杨树林。
这一片杨树林更加美丽!它背靠着碧绿的小山,面朝着荡漾的湖水,翠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一阵风吹来,树叶哗哗啦啦的拍着手,像是欢迎我的第一次造访。我没有继续向南走,而是推着摩托车向东徐行,追寻着杨树林里曲径通幽的意境了。葱葱郁郁的树木撑起了巨大的蓬帐,遮住了似火的太阳,重重叠叠的树干,密密匝匝的枝叶,一眼望不到尽头,中间还夹杂着几棵被水冲倒的树干,提醒我近年发过山洪。远处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近处树林中停着一辆摩托车,水边有一个钓鱼人独自打着海竿。
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赶到水边,与他攀谈了起来。
“伙计,猴儿崖在哪?有多远?”
“在南边,有七八里地。”
“骑摩托车能过去吗?”
“骑摩托到不了,有一段山路过不去。”
看看表十一点了,既然过不去,就在这儿玩吧。
我在他的北边选了一个大树下的钓位。和食、打窝、架竿,5.4米的竿子一试水竟然有四米多深!搓好饵,轻松荡下第一竿。闲坐下来时,就看见对面那座温和亲切的、流淌着盎然生机的、溢满翠绿的小山。山脚下环绕着盈盈碧水,一阵清风吹过,波浪拍打着岸边。
尽情呼吸着微醺的空气,享受这愉快的心情。树凉荫慢慢移过来,风轻轻的吹着,非常舒服,这时鱼漂被拉入水,掂出水是一条活蹦乱跳的翘嘴,出鱼了!
又想起来文华说的那句话,“钩线扔到水里,鱼漂像一颗钉钉在水里,一动也不动。”
哈哈,那得看是谁在这儿钓哩!
又钓了几条,都是翘嘴和尖嘴。看看时间到了下午2点,掏出酒精罐煮了一包方便面。饭后,又铺开塑料布躺在上面。枕着木头块儿,眯着眼望着树缝中的天空,很快进入了梦乡。
被旁边哗啦啦的铃声惊醒,渔友那边上鱼了,看着他抄上来的金色鲤鱼,眼气得不行,又起来继续抛竿钓鱼。
又钓上来几条小鱼。
林子里渐渐昏暗下来,夕阳缓缓地滑过树梢和树干,沉下西边的山头……接着树梢也暗下来了,红通通的天空渐渐地变蓝了。林子的气息也渐渐浓了起来,不时响起倦鸟归林的扑棱声和叽喳声,空气中微微地散发着暖洋洋的潮气,吹进来的风一到近旁便停住了。四周越来越黑,深蓝的天上出现了第一批星星。
又给鱼漂装上了夜光棒,浮漂没有动静,好像鱼儿也进入了梦乡。
蚊子多起来了,点一盘蚊香,这里的蚊子太毒,咬一口就火辣辣地疼。
晚上文华又给我打电话说老彭为民去杨树林了。一会儿老彭的电话来了,喊我过去吃饭喝酒。
我一边说,“杨树林那么大,我第一次来,也不知道在哪儿,明天我再去找你吧。”一边向南看,好像有人远远地在向我招手。
这时为民又打电话问我具体位置,我说“只看见对面有一座山,是最北边的山。”又问他在哪,他说“对面是中间的那座山。”他也蒙了。不知我们离得有多远,还是明天再联系吧。
在满天星斗的晚上,乘着温柔的晚风,我欣赏着仲夏的夜色。对面玲珑的山峰,像青鱼的脊背坐落在反射着点点星光的水面上。山的北面透出几点明亮的灯光,看得出那里有几个小小的村落。这些村落稀稀拉拉的错落在山脚下,紧密的和黑漆漆的树林连接在了一起,释放着最原始,最淳朴的美,令初次与它相识的我,心里不免对它又多出了几分好感。
浮漂送起,挥手提竿,灯光下一条鲫鱼摇头摆尾上岸;换饵入水,波纹皱起,映照着夜光漂熠熠的闪光。
一轮杏黄色的圆月悄悄地从山嘴处爬上来,在宽阔的湖面上洒下银光,平静的湖水随着微风泛起一波波涟漪。在明亮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感受到一丝温馨,一丝清静。
疏朗的星星仿佛凝固在夜空之中一动不动,只有月亮在轻纱似的云层中穿行。我望着这一轮明月,仿佛望着多年前的恋人,心中陡然生出无限的怀想。“是你看到我一个人孤独,来到水边陪伴我对吗?”月儿好像听懂了我的话,含情脉脉地望着我,带走了我的忧伤。
终于,鱼儿又咬钩了,惊醒了我的思绪。夜光漂高高地浮起,又轻盈地回落,提竿顿觉沉重,拉上来是一尾大点的翘嘴,不停地跳动着,身上闪着银白色的光。
搓饵入水,又开始漫长的等待。
夜深了,困了,站起来伸个懒腰,到树林里走走吧。
夜,静极了,玉盘似的圆月升到头顶。我默默地向南走着,静静的月光洒满树林,在小路上留下了斑斑驳驳的黑影。小路是由深黄色的细沙土形成的,人走在上面颇觉松软。而路的两边密密麻麻的、郁郁葱葱的杨树,看起来好像是一片绿雾的海,被粗壮的树干支撑着。在这片绿海里徜徉,发现这里的每一棵杨树都高峻挺拔,每一棵都有独特的韵味。微微的风吹来,片片的树叶便在清丽的月光下缓缓摇动,泛起星星点点的白光。走过树与树之间,隐约看见月光在清凉的夜色中浮起一片朦胧的温情,又给人一点浪漫的感动。这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罢了,但在虚幻中游走着的,是一个真实的我。
这时候我已经不知不觉地走出杨树林了,发现在这树林的边缘,还有几个人在这茫茫的水边夜钓,又都朦朦胧胧的只看见背影。这时离我最近的一位钓友迎面看过来,因为周围没有了树木的遮挡,他略显瘦削的脸在月光下显得较为清晰。我带着丝丝的困意与他攀谈起来。大约又过了十来分钟,我熬不住瞌睡,于是便向他道别,又顺着来路,踱回原来的钓位了。
再也不愿看浮漂了,撑开帐篷,我沉沉睡去,带走了一个个温馨的梦。
天亮了。空气特别清新,树林里洒满阳光,鸟儿在远处歌唱。我钻出帐篷,向南去寻找老彭为民他们。
远远地就看见老彭为民坐在水边垂钓。哈哈,这不是我昨夜来过的地方吗?!我们惊喜的互相打着招呼,“我以为很远哩,没想到这么近。”
老彭给我介绍,“这是李建宏。”这不是昨天夜里给我谈话的人吗?
“我们昨晚就认识啦!”
“其实猴儿崖就在杨树林南面不远的地方。”为民指着西南方向的一个山坳,告诉我说。
李建宏的媳妇给我们准备了早餐,我们愉快地吃着,谈着......
那天,我们在杨树林留下了欢声笑语,那夜,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
那夜的月光真美。
配图就更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