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7月21日
天气情况:晴
钓场:颖河黄土桥闸南
兵器:6.3米+4.5米
浮漂:斗鲨约3.2克铅,无涯子夜漂吃铅2克左右
线组:主线:3.0、2.0子线:1.0+0.8
鱼钩:5#金袖钩+3号袖
水深:1.5米左右
窝饵料:甜薯玉米+老坛麦子
方法:调平水钓二三目
目标:鲤鱼
自从垂钓以来,几乎没有钓过鲤鱼,20号去体验了狂拉的感觉,那是相当的兴奋,人嘛都有点贪心,晚上七点多回家,自己做了一番思考,也许这个地方的窝料残留还可以诱惑一部分鱼,如果第二天早上再去打窝垂钓,说不定就可以上来大鲤鱼呢。
晚上观察天气,第二天是晴天,但是温度却是很凉爽的,20多度,如果垂钓的时候再带上遮阳伞,应该是比较舒服的,既然如此,还是验证一下自己所想的效果吧!
21日早晨五点,老早就起床了,鲤鱼是一种胆小谨慎的鱼类,尤其是大鲤鱼,警惕性更是很强,所以自己一个人准备好钓具就出发了。
还别说,早上的天气的确很凉爽,等出门的时候到了公路上,却发现好像有雾,一切都显得很朦胧,十多里的公路,一会儿便到了。
拎着渔具来到河边,一直往下走,就到了河沿的钓点,因为空气湿度比较大的原因,岸边的庄稼和野草的叶子上凝结了很多的露珠,走起来落到脚面上凉凉的,舒服是舒服,但多的话,脚下的拖鞋就变得湿滑了,如果不注意,跨过沟沟坎坎的话,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河岸两边很是安静,前后看了看,只有一个钓友在垂钓,并且看起来是钓了一晚上的样子,浙江的环境对于钓鲤鱼来说是最合适的了。
再往前走50米,便来到了我昨天的钓点,顺着陡坡轻轻地小心翼翼的下去,再把渔具装备小心翼翼的支好,然后准备垂钓。
因为是老钓点,所以找底调漂什么的也就简单多了,唯一的不同是把昨天七米二的鱼竿换成了六米三的,因为长期不锻炼的原因,昨天晚上回去胳膊就开始疼痛起来,六米三的鱼竿相对来说会轻松一点。
先把六米三的鱼竿支好,然后用甜薯玉米混合一部分泥土捏成团,轻轻地扔到杆稍处,当然,说是轻轻,产生的动静也是比较大的,这一个就算补窝吧,自己也知道今天的垂钓时间不会太长,所以打窝用的量也没有太多。然后双钩挂上玉米守钓大鲤鱼。
然后用四米五的鱼竿挂蚯蚓进行垂钓,原以为白条起床不会那么早,结果发现事情出乎预料,白条竟然很快的又开始接口了。并且还都是很小的白条,着实让人有点心烦,于是重新挂上麦粒,然后长杆短杆同时钓鲤鱼。不过白条竟然也是吃素的,一个大顶漂就把他拉了上来,个头还不小。
小鱼闹窝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挂上麦粒以后,虽然已经到底了,但从漂向上来看,中下层的小鱼还是比较多的,蹭得浮漂不停地抖动,还好,此时风平浪静,飘向很容易看出来不大,一会儿长干的浮漂出现了一个轻微的下蹲,然后又上顶过一会儿又开始下顿,于是顺势提竿,小鲤鱼上岸了。
为了垂钓底层鱼,白条追逐麦子的时候,我尽量不管他,然后小白条麦子吃不到嘴里,鱼钓慢慢的就到底了,但是今天的鱼情和昨天比起来,效果那就差远了,长杆和短杆的浮漂动作都一直不停,但都是小鱼闹的原因,我也不管他,等到发现浮漂有多次上顶下顿的时候才去抓口,钓上来的都是小鲤鱼,虽然今天的中鱼数量不多,但是我可以明显的发现鱼儿吃钩动作在浮漂上的显现还是比较轻微的,基本上都是半目的表现,也许是把浮漂调的太钝了吧。
如果今天唯一让我感觉到比较欣慰的是,上了一条稍微大点的鲤鱼。
八点半的时候风力开始大起来,波浪起伏,我的老花眼几乎看不清什么飘向了,天气预报说刮的是南风,而实际上却是北风呼啸,短杆的浮漂被刮的飘了好远,算了,就我这水平和眼力,两只杆实在是照顾不了,于是收了短杆只留长干。似乎鱼儿也是比较害怕大风的,白条们从水面上沉入了水下,小鲤鱼也不见了。中间偶有两次大顶漂,提了竿,也没有中鱼。最后一次有个黑漂提竿时却挂了底,把主线也拉断了,既然如此,今天就到此为止吧。
一上午的垂钓,结果没有想象的那样中上大鲤鱼,思考了一下,感觉倒是今天的窝料不太够,今天本就没有打算钓时间长,所以说只打了一次,量也不多。而昨天下午垂钓的时候,感觉窝料吃的差不多了,就及时补窝,中问补了三次。鲤鱼属于直肠子,吃的相当多,一旦窝料吃完了,用语效果肯定就不好了。所以,如果垂钓时间长的话,还是一次性把窝量打够才好。
最后,祝愿所有的钓友身体健康,大吉大利,天天爆护!
好好的
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