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碎聊我的钓鱼故事之心理历程

哥不钓心情2022-06-30 11:23:12

群山众水若干人

一竿一线一整天

渔者不为鱼儿悦

乐山乐水乐人间

爱上垂钓,那也是童年之旧事,曾经的沧海桑田,游离于郊野,有水的地方就业是我心所向,是晴是阴是雨,是阳光明媚,还是刮风下雨,只要有时间,总想自由挥竿于旷野中,这只是对儿时垂钓回忆了,当我们成年,原来的良田一片片种上混凝土,自由垂钓也变成了一种奢望!

虽然,环境也不是从前,人也从懵懂少年变成大叔,还没油腻哈,但钓鱼的爱好未曾改变过,儿时更多的是以鱼而乐,这其中有能改善伙食的快乐,更多的恐怕是有小伙伴羡慕嫉妒的眼神,能在同伴间吹牛炫耀的资本,今天我钓的鱼有多多,有多大,现在钓鱼,可能有钓友还在乎好鱼获,但是,也有很多的钓友,游钓于山水间,垂钓的不再是鱼,而是远离城市的喧嚣,钓一个心境,或者,钓一个人生!

当我们的童年消失的很远,爱好总难改变,以前的一竿一线,换成可现在的长枪短炮,一块草皮,一个石头,甚至,一堆凸起泥土都曾是我们的座椅,儿时钓鱼,不管当时的大人,老者,还是小孩,记忆中还真没看到谁钓鱼带个凳子,哪怕简陋的小马扎都没见过,当官的(现在的公务员),老师都是席地而坐,想想那时真是人人平等,平起平坐,哈哈!

儿时的鱼竿清一色都是竹竿,当然竹子有很多种,在老家当地,最常见的是毛竹(学名无法得知,从老到少都这么叫,到现在我也不知它的学名),也有金竹,用金竹基本上都是老钓手了,只有他们才能寻找到能向其他钓友炫耀资本,钩线昨天完的收纳也很简洁,在竿尾用刀、锯弄一条小槽,能防止鱼线滑脱就行,我哥是个完美主义者,居然还用老爸的锉刀打磨一下,然后在竿上系一股小皮筋挂钩就好了。我钓鱼生活的第一个羡慕嫉妒恨来自于村里的一位老师,有一天突然发现他的鱼竿不同于其他人,竹竿上多了一个绿色的塑料小长条,当然,很自然的就吸引了一大群孩子围着他叽叽喳喳,事实上也就是用一个损坏塑料衣架DIY了一个绕线槽,只是当时大家都是用六号铁线自制衣架,没见过塑料衣架而已。

我哥动手能力超强,当时恐怕也就十一岁左右,马上回家找块木条,用家父的工具(家父是木工),切割,打磨,漂漂亮亮的做了两个,当然,有一个是给小跟班的,那就是我。很长一段时间,我哥俩是同伴中最靓的仔!

慢慢长大,竿子也有了变化,有了人生第一根玻璃钢的鱼竿(我舅回老家给的),可长可短,真牛,钓友中又收割一片羡慕嫉妒恨,轮到我羡慕的时候来了,还是村里那位老师,鱼竿上居然多了个轱辘(纺车轮),鱼线也还穿过几个铁环,农村人,没见过世面,大家别笑话,我们能钓四五米远,他一甩竿,跑出二三十米,我的天啊,特太神奇了,这里,省略好几个字啦!

嫉妒也会变成动力,用人生的第一笔自力更生的收入买了一支,但至今没下过水,虽然过去二十多年了,这定力我都为自己点赞!

不是不想用,是没地方用了

钓具越来越多,小马扎,钓箱,钓椅,增加了一样又一样,野钓场越来越少,或消失,或没鱼,或不准垂钓,能钓到的鱼越来越小,这反比例关系,倒让我心境自然升华,居然渔不为鱼了

这么大的鱼,我可以放回自然!心里是有调戏了鱼家的歉意滴!

现在,钓鱼时间少了,但还是时不时约上三五个志同道合的钓友,城市之外的山水中坐上一天,渔为鱼,也为娱,更多的,还是在大自然中找回城市的霓虹灯中没有的那份宁静,当然,更多的,是内心深处对工作,生活,的思考!

策马奔腾百余里

风吹日晒天地间

斜风细雨是自若

一竿风月心也闲!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不是去钓鱼,就是在写文章的路上

很久以前

高产啊

很久以前昆明

搬砖苦不到钱,平台上撸金币换渔具

弹射的气球

不是去钓鱼,就是在写文章的路上

很久以前昆明

目的你懂的,薅羊毛啦

甜啊甜又甜

高产啊

很久以前昆明

写的太好啦!勾起了回忆

很久以前昆明

过奖啦,兄弟!

刚刚新手上路

写的太好啦!勾起了回忆

很久以前昆明

想不想浪

刚刚新手上路

写的太好啦!勾起了回忆

很久以前昆明

好诗好句好文采。

很久以前昆明

谢谢你的谬赞

只爱钓大罗非

好诗好句好文采。

很久以前昆明

很久以前北京

这是什么表情啊?

户外喵喵喵

很久以前昆明

可以路亚吗? 在哪里啊

很久以前昆明

小时候用过竹子鱼竿和缝衣针钩,鸡毛漂,挺美好回忆。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