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传统钓,在现在大部分的钓鱼人看来是一个一学即会,且单一呆板的钓法。
然而无数的事实却告诉我们,传统的东西能一直传到现在的,无一不是博大精深,底蕴深藏。
而传统钓就如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一样,功夫不但在于招式,更在于练功的人,最高深的武功,
讲究的是无招胜有招,大拙藏大巧。
传统钓中,单是一个铅坠的用法,在实际运用的时候要做到灵活运用,也非一朝一昔之功。
借用金庸先生小说中的各派武功,来说说传统钓中铅坠的灵活运用。
第一式:沉铅底钓代表武功:少林派---般诺掌
少林派,中原武林第一大派。般若掌,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创于第八代方丈元元大师。般若掌易学难精,
从基本入门到绝顶高手,依据个人天赋,愈练,掌力愈强,招数越练越纯,练将下去,永无穷尽。
沉铅底钓,传统钓中最基本的钓法,一铅一钩一饵,躺于水底,静等鱼来就饵。
如同少林般若掌一样,这是传统钓中最基本,也是最易学会的一种。但是如同般若掌一般,易学难精。
易学者,保证铅坠将钩带到水底即可。难精者,须知:鱼大,用大坠,鱼小,用小坠;水深用大坠,水浅用小坠;
水动用大坠,水静用小坠;鱼大,则坠离钩远,鱼小,则坠离钩近。如此,结合实际,不拘泥于形式,方可得传统精髓。
沉铅底钓适用于初学传统钓、蹲守大鱼和走水时使用,也可以用加重铅坠的方式来过滤一些小杂鱼的信号。
第二式:铅钩一体代表武功:武当派---梯云纵
武当派,中原武林道教第一派。
梯云纵,武当的轻功绝技,堪称轻功中的轻功,其注重身法的轻灵,
不以步法多变来迷惑对手,要旨是身形轻巧,高低进退自如。
铅钩一体,顾名思义,是将铅坠与钩柄连成一体。将铅融化后直接焊在鱼钩钩柄处,并在焊铅处开一小孔,将鱼线从小孔中穿过后绑钩。这样绑好的钩子到水底后,钩尖会因为铅的作用而朝上,在江南,钓友们形象地称其为“朝天钩”。朝天钩的铅坠其实是个死坠,但就如武当轻功梯云纵一样,不以多变来迷惑对手,要旨是身形轻巧。“朝天钩”讲究的就是一个“巧”字。钩尖朝上,使得钓饵极易被索饵的鱼发现,同时又因铅坠本身的重量小,使得整个钓组不至于太笨拙,再加上铅坠和钩子连为一体,鱼吞饵时,钩动则(浮)漂动,更是让钓组灵巧无比。
铅钩一体适用于钓取一些警觉性较强,体型不是很大的鱼,用于冬天钓鲫鱼更是再好不过。
第三式:轻铅钓浮代表武功:桃花岛---兰花拂穴手
桃花岛,“东邪”黄药师所居之地。
兰花拂穴手,桃花岛穴道功夫,黄家绝学,讲究快,准,奇,清,气度闲逸,轻描淡写,若行无事。
按说,由于钓饵不大使用雾化饵的关系,传统钓是以钓底为主,钓浮并不是传统钓的强项。然而就如“东邪”黄药师一样,
轻铅钓浮对于传统钓就如黄药师的外号“东邪”一般,离经叛道,乖张孤僻,却是狂傲不羁的潇洒写意。
当鱼窝里的鱼由于种种原因离底时,由底转浮无疑是当断则断之举。只需将原来钓底的铅坠适当减轻,
利用浮漂的浮力使钩和铅坠不沉底即可。并通过调节浮漂的上下来控制离底的距离。
轻铅钓浮,适用于鱼窝内鱼离底时的垂钓。
第四式:单坠悬垂代表武功:明教---乾坤大挪移
明教,源起波斯,明太祖朱元璋因出生此教,定国号为“明”。
乾坤大挪移:此套武功原本是从波斯西传而来,后来成为中土明教的护教神功,总归它的秘诀奥妙,
就是在于运劲用力的千万种巧妙法门,根本的道理在于发挥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力。
而练这门心法的凶险之处就在于运劲的法门复杂巧妙无比,倘若练功者无雄浑的内力与之相辅相成,
则稍一不慎便非常容易走火入魔。
之所以把单坠悬垂称作为乾坤大挪移,是因为这一式是把悬坠钓法(台钓)挪移到传统钓上。
悬坠钓法(台钓)以其标科学性和趣味性在十几年的时间内风靡大江南北。传统钓在保留传统的同时,
也需要不断地将一些新钓法不断地吸收进来,这样才能保持它的长久不衰。
以传统钓时使用三粒浮漂为例,根据垂钓时露出水面两粒浮漂,在增减铅坠的时候就将二力的平衡点设定在中间一粒浮漂上。
垂钓时将中间一粒浮漂的深度调到紧贴水面,这样水下的铅坠就会因为二力平衡的作用而形成悬坠,
而此时的钩子也正好是轻触水底的状态。
当然,由于钓具使用上的差异,要完全做到和悬坠钓(台钓)一模一样是不可能的,就好比张无忌在练到乾坤大挪移第七层心法时,始终无法理解最后一部分,就此收手,逃过了走火入魔的一劫。同样,如果硬要在钓法上最求完美,非要做到尽善尽美,
那也无疑于走火入魔。单坠悬垂大大改进了传统钓组的灵敏度,打破了以往在传统底钓时因鱼口轻而无法钓获的弊端。
第五式:双坠悬垂代表武功:武当派---太极拳
太极拳,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以百年修为创制之拳法,讲究圆融之道、以柔克刚。
此拳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双坠悬垂的钓法是在第四式单坠悬垂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将原本单坠的铅一分为二,分上下两部分,两坠间隔五到十厘米左右。
单从力学原理看,单坠悬垂和双坠悬垂的力学结构是一样的,都是将二力平衡的结果,
可是这一分为二的铅坠就如同太极中将一个圆一分为二的阴阳鱼一般,无极而生,动静之机。
其实两者的区别就在于钓饵的下降轨迹。单坠的钓饵在下降过程中,基本是被铅坠一路带向水底,
基本放弃了下降过程中对鱼的引诱。而双坠的钓饵,由于铅坠的重量被一分为二,同时两个铅坠之间有有一定的距离,
使得钓饵在下降过程中的速度变慢了,这样,对在下降过程中也对鱼产生了引诱效果,而且这种动态的引诱效果往往更出色。
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双坠悬垂在保证底钓灵敏度的同时,还兼具钓行程的功效。
第六式:分铅钓法代表武功:胡一刀---胡家刀法
胡家刀法,胡一刀家传武功绝学,变化奥妙,灵动绝伦,忽而凝重如山,忽而流转似水,讲求虚虚实,
后发先至,与一般刀法全不相同。 分铅钓法,这一式,在实际垂钓中用的很少,
所以将其与大家一直会忽略的胡家刀法这一武功放在一起。分铅钓法针对的是垂钓中鱼的截口。
截口鱼往往在钩、坠、漂还未就位之际就吞饵,造成无法捕捉住有效鱼讯。分铅钓法的出处就在于让漂及时到位,
能及时反映鱼吞饵时的鱼讯。
使用分铅钓法时,需让铅坠的重量至少大于两粒浮漂的浮力。然后将铅坠以三、七或者二、八的重量一分为二,
轻的一半仍定位在钩子一端,将重的一半上拉定位至离浮漂半米处。这样一来,钓组入水时,
上半部分的铅坠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浮漂拉到位,鱼饵在下落过程中如被鱼截口,那么信号就会及时反映到已经到位的浮漂上。
第七式:无铅钓法代表武功:逍遥派---小无相功
消遥派,《天龙八部》中的道家大派,小无相功是道家精妙内功,威力极强,讲求清静无为,神游太虚,不着形相,无迹可寻。 无铅钓法最多用于夏初时钓护苗之黑鱼。钓法讲究竿硬、线粗、钩大。夏初之际,正是黑鱼交配产卵之时,黑鱼卵孵化成小鱼苗后,黑鱼亲鱼会在鱼苗群旁边保护小鱼,对于敢擅入鱼苗领地的小动物有很强的攻击性。这时,只需一人一杆沿着池塘或者河道,在水草与水面的交界处寻找黑鱼苗群。找到后在钩上挂上小青蛙或者泥鳅等,轻轻放到鱼苗群的水面下,水下的黑鱼亲鱼必会发起攻击,抬竿即中鱼。 此钓法无铅无漂,更无固定钓点,一如小无相功者神游太虚,不着形相,无迹可寻。一人一竿,有则钓之,无则坦然。正所谓无相即有相,无铅即有铅。
以上七式,乃抛砖引玉之说,所谓钓无定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