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在论坛中看到李铮兄之:《试议调高的灵与钝——兼答钓友(后楼运哥、程宁论述)》的文章,并看了后面运哥和程宁的论述,认为现在是时候对此争论进行总结了。
近期常有钓友对长期争持不下的调高究竟属“灵”与“钝”深感困惑,说到调漂就离不开“灵”和“钝”,因此本人想借此话题说几句。
一、台湾运哥文章理论应算典型的台钓理论。与近些年以程宁为代表的理论核心区别就是:调的越低越趋于钝,程宁则反之。
二、两理论各有道理、各有所长,但相反理论的成因何在?我认为主要是两者垂钓方法差异造成。
打个比方说一下大家就明白了,从中国向东可以到美国,向西也可以到美国,不同之处只是方法不同而已。但不幸的是从开始到现在,运哥理论和程宁理论全然没有注意到对方的方向也是正确的这一事实。
不信的话,你可以问一问运哥和程宁,运哥采用的是见标上浮提杆着鱼的台钓调标方法,在此姑且称之为‘上浮法’。采用‘上浮法’当然是调高属“灵”了,此时铅坠与鱼钩之间的线承受的是拉力。鱼吸钓在口时,整个线组立即上浮。
而程宁采用的是见标下顿提杆着鱼的台钓调标方法,在此姑且称之为‘下顿法’采用‘下顿法’当然是调低属“灵”了,此时铅坠与鱼钩之间的线承受的是压力。鱼吸钓在口时,整个线组立即下顿。
总结,经多次实验证实,采用‘’上浮法“进行台钓时,标调的越高越灵;采用‘’下顿法“进行台钓时,标调的越低越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