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台钓者难免会碰到跑鱼的现象,新手往往会问,我都是按照高手的台钓技巧实战的,为什么还是有跑鱼现象让人如此尴尬?
对此,要说的,新手学台钓,跑鱼不要紧,推究原因总结教训才是正道。
台钓新手大多认为饵料的香味越浓,诱鱼效果越好,鱼儿越喜欢吃。这种想法正确的一面是,如果水体中只有一种对象鱼,那么鱼吸食钩饵的比率才高。但现实中的野外水域或养殖池塘,可能只有一个鱼种吗?显然不是,在商业性质的池塘中,多是混养的鱼种,或者投放了不同的鱼种,新手的这种想法就不正确了。
当新手使用香味特浓的饵料施钓时,往往只有青鱼或草鱼等个体较大的鱼中钩。如果新手此时使用的是短竿细线,稍不注意就会折钩断线,严重时还会损失钓竿。因此,饵料的浓香味不是越大越好。
线组搭配不对。
台钓鲫鱼,往往将钓线配置不当。其实新手钓鲫的钓线不能太细,一遇上大鱼咬钩,就容易发生断线失钩的现象。但新手钓鲫的钓线又不能过粗,太粗的钓线极易被鱼发觉,而谨慎地对待钩饵,久久不能上鱼。
所以我们一定要将主线与子线搭配好,这里我们推荐一种钓线的配置,适合在水域较小的池塘或者混养池中施钓,主线选直径为0.22的线,子线选直径为0.2的线。若要垂钓水域面积较大的湖库则选0.24的主线与0.21的子线。
新手在中鱼后一般都比较兴奋,这是很正常的,但不正常的就是新手中鱼后,提竿用力往往太大。
愿望是良好的,但现实是容易拉豁鱼嘴,造成跑鱼。由于没有正确地抖腕刺鱼后扬竿,说不定钩子刺入鱼嘴根本不深,还没拉出水面,鱼儿就已经逃跑。但提竿的猛力仍在延续,致使铅坠以较快的速度飞空,这是很危险的,如果铅坠一下子砸向了钓者或旁边的钓友,钩子刺中了人的身体,或者铅坠飞到了障碍物上,都是了不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