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香椿鱼”

战不止2014-09-10 22:27:33

  “香椿鱼”

  母亲是河北曲阳灵山人。

  母亲家乡不象我父亲老家安徽水网地带,吃鱼或者有鱼和可以看见鱼的机会多。

  母亲她们家乡那儿不是。

  我以前问过母亲:你小时侯吃过鱼吗?母亲说:很少,有时过年吃的是从天津运来的冰冻海鱼;他们老家叫“咸鱼”(是海水——咸水里的鱼的意思)。

  河北灵山一带是山区,当地产一种黑色的石头,我想是山区的缘故,解放前,家鱼养殖一定没有。就是偶尔有,也是些稀罕的“咸水海鱼”;不是因为做鱼费油且腥,就是因为当地没有吃鱼的习惯,所以,母亲一直不喜欢吃鱼,也不知道如何做鱼和凡是和水里捕获的东西;更别说她会鉴定鱼种虾类了;所以在我残存的记忆里,母亲绝少给我们做过让我们记忆犹新的“鱼大餐”!

  那年(1962年),我与哥哥妹妹在广州珠江游泳场钓(其实是钩——可见我的文集里写的一文)一只王八,是父亲亲手宰了做的,母亲一点筷子也没敢动!。在我的印象里,我家吃鱼甚少。小时侯和我哥哥在珠江里钓回来的蓝刀鱼和白鳝,母亲从来没有一点惊喜,从来也没有帮我们做了“改善改善”!反倒是因为我们用了家里的有限的油去炸鱼,我们少不了挨骂。

  父亲老家不同,椐他后来对我说,他小时侯就会钓鱼,也就是为了解决“蛋白质营养”果腹而已——不是现在有钱有闲锻炼身体和养性的目的。

  虽然如此,但母亲却会做一种叫“香椿鱼”的东西!

  北方的香椿树多,广州就比较稀罕。香椿树光秃的枝干上春天发出的嫩叶芽,是一种可以食用的东西。

  1965年,父亲正式退了下来,搬到现在的离休点。当时文革刚开始,学校也不上课了,整天“闹革命”,父亲经历过无数的运动,早已看透了,真的是“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顾刨树坑”,一个劲地叫我在院子里种树。那时我年青力壮,舍得流汗——也顺便把挖树坑当成体力锻炼的一种方式。父亲有严重的心脏病,他只能当我的“技术指导”,叫我哪儿挖我就死劲挖。园子里的树几乎都是我和父亲种的。

  在许多树种中,有一棵“香椿”,是父亲的一位老战友送的小苗,就种在我家房子的边上。

  香椿树长的特别快,66年春末,我们家就有香椿芽吃了。

  香椿树是截枝繁殖的,春天的时候,只要砍下适当粗的枝条插在土里,大部分可以成活。

  我转业前,父亲已去世了,但他种的香椿,在院子里已经繁衍了许多。每年4、5月间,就是我家香椿丰收的季节,也是能吃到母亲做的“香椿鱼”的时候。

  “香椿鱼”的做法其实很简单:用比嫩芽稍微老一点的枝叶裹上拌好盐的鸡蛋,放在油里炸就是了。以前,象这样的叶子,由于老了一点,一般我们是留在树上的。

  我一直搞不清:为什么叫“香椿鱼”呢?是不是因为母亲老家因为没有鱼吃,就把这样的东西叫成了“鱼”?

  那“香椿鱼”和油条一样,得现炸现吃才香,但我怎么吃也吃不出“鱼”的味道来,可母亲非说就是鱼的味道,我也只好假装当它就是一种特别的“鱼的味道”来吃。我不知道这里的朋友有谁吃过“香椿鱼”的?

  后来因为我们住的老房子不能房改,搬到高楼以后,就再也没有吃过母亲做的“香椿鱼”了。有时,市场有卖北方腌制的香椿干,但从来没见有“香椿鱼”的。

  十天前,母亲在家“猝死”。她已经患老年痴呆症十几年,长期卧床不起,神智不清。虽然我早有心理准备,但仍然觉得突然。我这几天脑子一片空白;前后就几分钟,怎么说走就走了?

  有人说,只要母亲在,我们兄妹再老,也不是孤儿。如今,我们兄妹都已退休,母亲离我们而去,我们真的成了孤儿了。

  再也吃不着她做的香椿鱼了。

  明天,是母亲82岁的生日,这篇《香椿鱼》,算是对她老人家的怀念吧。

  陆军

  2004年12月24日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