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平台活动,翻翻拣拣除了饵料好像就不缺啥。一直以来都想收一支长杆方便打窝钓草洞,于是又看起了杆子。
说到钓杆,本人从小自制竹竿钓鱼,钓到的第一条鱼是用树枝麻线加钉书钉来开始的,得益于老父亲当年的熏陶,少年时期就学着做鱼杆钓鱼。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要拥有自己的鱼杆只能自己动手。巴渝多竹林,水竹,慈竹,斑竹,观音竹均可用来制作鱼杆,成品水竹偏重,慈竹最轻,斑竹干透后不耐用,综合起来还是观音竹最佳。
在竹林里寻摸一棵两年以上的观音竹,根部粗约二指,通体较直,梢节匀密。砍下当即小心削除枝丫,修平节苞,不能伤了杆身主体。洗净擦干,趁鱼杆水份充足用灯火熏烤较直杆节。校直是个技术活,火不能大也不能烤太过,要时刻恁手感烘烤,发现杆节发软立即较直同时用冷毛巾定型。杆梢纤细节密,较直更见功夫,稍有不慎只能“哦豁”再从头再来。
初步较直的鱼杆只能是节直杆不直,还需要进行吊干。把杆梢系上绳圈垂直挂在门外的大树上,底部末节绑一块石头让鱼竿自然风干,同时整根鱼竿也就自然较直了,过程一般需半月以上。
较直的鱼杆取下来还要再次磨削杆节,然后用煤油擦几遍再挂到树上吊直几天,一根竹鱼竿就算做成了。
时光荏苒,已是中年,钓鱼的时间不多,但总是一种情怀。父亲已过八旬看不清浮漂,但钓鱼的文化却传了下来。
拉拉杂杂说了做鱼竿,回到刚入手的斗鲨鱼竿。首先肯定的是性价比,七米二才几十元的价格,很实惠了。鱼竿做工较好,用料(就算是20T炭布)扎实。裸漆,颗粒杆身有效改善了裸漆干巴巴的手感,厂家也是很用心的。卷筒均匀,较厚实。整杆平持不垂头,调性28偏软,适合溜较大的鱼。
如平台所说,这款竿子主打性价比,要追求轻硬快是不现实的,而且不适合新手。但总体来看购买这款竿子是物超所值的。
再说一下我平常用的竿子吧!我喜欢皮实耐造的竿子,都是一个牌子,最常用的是两支4米五的。最大上过十六斤的草鱼也是四米五干的。其它竿子只是情怀……
最后神各位钓友大鲫大鲤,渔乐无边?
钓鱼是一项体育,更是一种文化。做鱼竿是传承更是技术…
出门在外,竹杆不便携带,再说社会总是在发展,装备好了却没有了资源,钓鱼或许只能是一个运动和文化了
照现在这样发展下去,野钓以后是一种奢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