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秘籍】不同的鱼子线长度不一样。

钓保从未几率2016-03-23 11:24:59

  子线是台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决定子线是否合适的除了大家常说的线号,还有子线的长短也相当重要,长短子线各有利弊(常以20公分为临界点)。  先看看长短子线的优缺点:

长于20公分:摆幅大,口好,隐蔽,不易断,但信号损耗大,传递慢。

小于20公分:信号传递迅速,准确,幅度大,但相应的隐蔽性也差很多,而且因为信号多增加了判断的难度。

那么该如何选择合适长度的子线呢:

【鲫鱼】

  作为最常见的对象鱼,一般鱼的吃口好,可以使用短子线,10-15公分左右,冬季口轻,使用长子线,加大摆幅,上下钩子线有自然夹角,便于鱼吸入,提高中鱼率。在使用拉饵时,建议以15公分左右的为好,因为拉饵的目的就是以速度应对密度。

  特殊情况:跑铅,跑铅有点类似传统钓,铅都到底了,子线自然要更短,以增加灵敏度。以不超过10公分为好。

 

【鲤鱼】

  鲤哥这厮相当地狡猾,警惕性高,经常会来回吞吐涮饵,建议使用20公分以上的子线,可以过滤掉一些虚假信号,降低断线几率,可选择20-25公分的子线。 

【草鱼、青鱼】

  草鱼、青鱼与鲤鱼脾性接近,子线亦可选择相同的长子线,可选择20-25公分的子线。 

【鲢鳙】

浮钓鲢鳙应选择加长子线,长度在25到50公分之间,调漂应适中,以中和长子线的钝与浮钓的灵。同时应加大上下钩距,提高命中率。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下回自己注意吧,抄鱼的时候杆子背的太狠了

很久以前长春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