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离休了,就在这五月我参加了河南省成立钓鱼协会的第一届钓鱼比赛,接着郑州铁路局成立了钓鱼协会我就用撒网转向垂钓。三年来见谁钓得好我就向他学习,听说谁有经验我就登门求教并记到小本子上,登门拜访不下十余人,他们给了我很多切实可行的经验。《中国钓鱼》一至九期我都有,听说有的钓鱼书我就买,江苏、安徽、云南等省出的钓鱼书我买到四本,这些书我不是看一遍二遍,有些章节我看四、五遍。我把书放在我床头,如明天去钓鲫鱼,今天晚上就看钓鲫鱼的经验,如明天要钓鲤鱼就看钓鲤鱼的章节,回来后就总结经验教训并做日记。就这样由别人和书本的理论自己去实践,实践回来加以总结又上升到理论,三年来我有一些体会,所以去年第二届全国钓鱼比赛,我在治口水库垂钓成绩较好。
1986年第二期《中国钓鱼》刊出了第二届钓鱼比赛规程,第二项规定撒窝不准用手投只准用工具撒窝,而且只准打一次,诱中间不准投饵。手投惯了可以投到比竿远数米的地方,工具撒到比竿远几米的窝就困难了,我反复思索,和钓友研究,还是《中国钓鱼》总第二期上时炯同志写的“齐午线窝罐荡涤法”启发了我。我用一个乳胶瓶子剪去底下四分之一,从盖下钻一个小眼把线穿去,在一块比瓶底稍大的白软片中间钉一个小眼,然后用盖上穿下来的线栓上,这样装进诱饵后,线一上提就可以把诱饵兜起来,我拴了四米长的线用一幅6.5米长的较硬的竹钓竿就可以把窝子打到8-9米远的地方。9月5日在冶口水库比赛时我就用这工具撒窝。诱饵还是自己带去的大米、小米和麦麸。大米15%、小米30%、麦麸子50%以上,撒窝前加白酒用水调好,大约一斤诱饵300克白酒,我的钓位是19号,在大坝中间,大坝是梯形的,越往下越深,拔竿试,水离岸5米就深2.5米,钓深水我不习惯,所以原本不想钓深水,可是那一天参赛人多又加上堤上人来人往和车辆不断,我估计鱼不会到边上来,因此我往前试到8米远的地方深3.5米,我找好前方目标就在8米远的地方投好诱饵,两三分钟的时间我就把两个诱饵撒到窝里了,虽然撒得不太准,面积大了些,却正好适应那天的西北风甩去的,钩也不准,左点右点,只要接近窝子就出鱼,这天我准备了三种钓饵,蚯蚓、面食和雌蚤。开始我用蚯蚓,不到20分钟就钓到一条八两重的草鱼,接连不断的平均十几分钟就钓出一条来,都是六、七两到一斤左右的。两小时后我们队的教练亲自来指导提竿。水库有五、六斤重的草鱼和鲤鱼,我打算换蚤钓,但教练说蚯蚓很好就不要换了。我一直用蚯蚓钓到结束,一两百观众观阵也给我增添了力量,我的心情又高兴又紧张。比赛结束,我钓了22条鱼,7525克,平均16分钟一条,取得了淡水钓鱼第一名,有的同志说我有秘密武器,确实没有,不过就是诱饵搞得香一点,撒得多一些,面积大一些,窝子尽可能地撒到鱼路上,我就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