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调7钓2,但是我饵重直接压沉全目,这时候我调7钓2,是灵还是不灵不吨还是吨(最好讲讲子线状态)
再假如我是调7钓3,我的饵重压沉浮漂6目只剩1目,然后我去钓3目,这时候是灵还是不灵不吨还是吨。
然后两个问题上再加个问题,(结合上面两个回答)就是如果调7钓2和调7钓3如果我往高目数钓有区别嘛。(比如我调7钓4)求大神解析,麻烦了。
我个人的定义,调的目数,是半水悬空。出来的目数。钓的目数,是考虑地面支撑的。不灵不顿的钓法,一般不带钩子调漂,调3目,然后绑钩子,钓到3目,需要先找到2目,再推到3目。意思是,子线上面恰好没有张力,但是子线拉直的。地面支撑了所有的钩饵重。如果子线上面出现张力都算调灵,一般钓目小于调目都是灵。正目差。不过,钩饵状态,需要结合钩饵压目能力判断。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估计大师也解答不了。自己买个调漂桶看看吧,一目了然。
想要精准的控制。需要找到当前浮漂和钩子以及饵料的关系。但是实际作钓中。不存在理论的精准状态。比如水底不平,上饵大小,水流影响。所以理论只是帮助理解。实际环境中,重要的是,把握好边界。控制不要出现想要钓底,出现钓浮。确保是到底的。然后根据出口,和中鱼情况,现实反馈的方式,来矫正当时的情况。个人建议,新手先学小跑铅。确保你能钓到鱼,先开心再说。后面再进阶其他。
第一个问题,双钩应该是以后微躺以后到底,第二个问题,一钩到底,一钩触底。一般要测试单饵重。另外野钓的话,不走水钓鲫鱼建议调平水钓2-3目,钓鲤鱼的话调平水钓3-5目。野钓的话钓顿一些,因为野钓不排除小鱼闹票。钓的顿口来的真实。
两种情况铅坠都是悬着的,八字环不会到底。肯定都是灵,调七钓二本身就是非常灵的调法,并不是很适合野钓。
您这个回答通俗易懂。子线绷着就是钓灵。
理想状态下第一种一钩触底一钩躺底,第二种一钩躺底一钩悬空,算是不灵不钝吧,第三题,钓越高越钝,子线越弯,然而现实中其他因素很多,楼主只能脑子里想想
不知道钩重没法确定吧
最简单就带钩半水调平水钓两目就行,加粗漂除外
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不是野钓,
以上问题全是带钩调漂
不是野钓的话,黑坑。调钓有两方面。1,一般为了行程,会搞出来漂饵平衡。一钩触底,一钩悬浮。表现出来一个慢速下降的过程。使得浮漂尽量牵制饵料慢速下降。2,在此基础,向上推漂,找适当的信号,入口性。不同状态的鱼情给口不一样。需要判断鱼情。总是忽忽悠悠,可能就是不吃,或者是调的上牵力太大。或者饵料比重问题。没有你所谓的灵顿问题。基本考虑的只是上面问题。表现出来的就是,出口了,且漂相也行。这是我的理解。你说的灵顿主要是入口性。其实和野钓也一样。子线上张力越大越灵,指的是钓组灵敏度。鱼能不能吃,且给出动作,这是入口性的。往往在钓组灵敏的基础上,需要改善入口性。目差越小入口越好。与钓组灵敏度,两个正好相反。
针对具体的你的问题。1,压全目了。说明两个饵料都是到底的,大概率。此时其实是不满足瓢饵平衡的。灵顿考虑,还是子线张力。显然,假如浮漂有可量目数,压的不是全目,而是20目。那么相当于饵重20目,调7钓2,相当于有5目的上牵力。那么子线上张力是5目。而饵太重,有15目是压到水底的。不灵不顿我的定义,就是子线没张力。所以这是灵。如何子线没张力,调几钓几,没有目数差,就是不灵不顿。比重大的饵料,不太考虑那么细小的差别。那么第二个问题。饵重6目,调7钓3,那么子线张力是4目。重6目的饵料,被上牵4目,剩下两目被水底支撑。显然,子线张力比较接近饵料压目。那么行程就会变慢,浮漂下滑会变慢。灵顿,其实还是灵,子线有张力。张力大小代表入口性。4目已经比前面的5目入口性好了一点。最后一个问题。子线张力=调钓目差。代表入口性好坏。往高目钓,就是子线张力变小,入口性都是变好的。行程跟着变差。到调钓等目时,才会开始变顿(此处其实等目也有张力,因为钩子的存在。只是鲤鱼个体大,可以忽略这东西)
强调的是变顿。而不是绝对的顿。是比之前顿。绝对的不灵不顿,我的定义,就是子线没张力,但是是拉直状态。
大师的意思就是我子线在水下被拉直的状态?但是拉直的子线鱼吃食信号很多但是鱼入口效果不好,是这个意思吧,如果想鱼吃口好信号又好,那么就要在调7钓2基础上往上推几目就可以了,是不是这个意思?
钓灵也要需要钩重嘛?带钩调漂呀
钓鲫鱼,个体不大3两到半斤
还有最关键的是同样的漂,同样线主包括子线,同样饵重,同样调钓,不同钩子大小,会不会影响钩子在水下不同状态,还是一样的状态?
对于这个的问题。相同调钓,子线张力也就那么大。目差还是定的,主线张力是定的。就看,双钩饵是什么样的重量组合,来维持这个调钓。双钩状态不太确定。和钩子没直接关系,取决于2个钩饵的共同作用。假如单钩饵就可以实现当前调钓,很显然,另外一组是躺平的。因为一个子线长,一个短。正常是一个先完全起来,后面那个会跟着拉。共同组合作用。直到说,两个一起都不行,那么当前调钓就会变化。双沟饵,总重量,相当于可以用到一部分,也可以用到全部。其中还有一个子线分叉的状态,两个饵重都很大,在水底会呈现三角状来拉主线。这种情况,会造成钓目飘忽不定。一般不让出现这种状态。到底后拉一下浮漂,解决。调漂时,单饵来设置钓目。只能说这么多了,多思考思考。
钩重不同,双钩状态不同,比如你那个调7钓3吧,咱们假设你双钩重为4目,双饵重为6目,也就是不带钩为11目,双钩饵重10目,单钩饵重5目。如果你钓一目,地面不承重,说明双钩离地。钓两目,地面承重1目,说明下钩轻触底。直到地面承重5目,也就是你钓6目的时候,下钩躺地。超过6目,上钩触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