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多说,先展示下今天的鱼获。
作钓时间: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总计不到五小时。
天气:上午晴朗伴有微风,气压气温都很舒适,中午略微炎热,一点左右天气转阴,气压变低,皮肤微有黏腻感,快三点时下雨收杆。
目标钓物:1-2斤鲢鳙,这半野塘里白鲢居多,密度较高,但是无人喂养,而其它鱼种只有小鲫鱼,没有混养自给的效果,所以这里的鲢鳙个体偏瘦,尽管长了两三年了,也只有不到2斤,看到这估计有人猜到在哪里了。
鱼竿线组:5.4m鲫鱼杆+ 1.5主线+1.2子线+6号袖钩,浮漂吃铅2g。
饵料:前期汉鼎酸甜鲢+醉大头各一半,后期汉鼎的饵用完了,改为醉大头+化氏花白鲢各一半,水比都是0.5。之所以这么搭配是因为化氏的味重诱鱼好,但是比重大且黏手,加这两种饵中和一下就蛮好。之前试过天元邓刚+爆钓鲢鳙,比这个手感更好,但香味稍逊。
垂钓过程:
9.50到达钓点,找了个面向大水面,水深2米左右,周遭没有树木等遮挡物的石头堆作为钓位,接着开饵开杆绑线,首先用的是一副大约15cm的短子线,钩距3cm,钓深60cm。
前期就是捏大散饵打频率(偷师邓刚),第一杆刚扔下去就看到旁边水面上翻了好几个浪,果不其然,浮漂周围开始冒零星的小气泡,然后浮漂就开始跳舞,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动次打次,没错,小鱼来闹窝了(湖里没有翘嘴啥的掠食性鱼种,餐条、鳑鲏非常猖狂),其间伴随几个有力顿口,但只锚到了一条,因为是无刺袖钩,很快就脱勾了,这倒也正合我意,我只是来过把钓鱼瘾的,钓获都会放流,如果锚上来伤线不说,鱼的存活概率也小。
因为锚到鱼了,果断剪线重绑,调整钩距为1.5cm左右,而子线长只剩11cm了。继续做钓,没几竿就中了一尾白鲢,还是上嘴唇11点方向,说明调整有效,后面陆陆续续上了几尾鱼后子线受伤断了,又换了副子线,这次我把子线放长了,大约22cm,钩距还是1.5cm,这么做是想对比一下短子线和长子线吃口多少和大小的区别,我的先验假设是长子线可以降低鱼的警惕性,吃口会更多一些,但信号会小一点,但是实证结果来看,对白鲢来说影响并不显著,该咋吃还是咋吃。哈哈哈哈,最后钓获大约12尾,全是白鲢。最后检查鱼获并放生的时候,还意外碰到了一个对钓鱼感兴趣的女孩子,说下次钓鱼一定得带上她,成功挖掘稀有动物女钓手一只,哈哈哈哈哈,最后鱼获镇楼。
白沙洲那边的?
东湖南边,不过不是东湖
哪里的
1.5Cm,那不就快连钓了,我上次10Cm总毛鱼
是的,因为钓的是小白鲢,习惯在饵料附近吸食,钩距要短一些才好,我之前三厘米的钩距都总锚鱼。
东湖南边,不过疫情期间不对外开放
没看帖之前,看图片的腿型就觉得是稀有生物,居然真是
哈哈哈,钓鱼人的视力一直可以的
可以的,今天放生小鱼,收货美人鱼
兄弟 你这是在武大里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