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很好,吃完午饭,直奔河边。
春天的景象真是吸引人,钓鱼也没有那么心切了。花丛中流连忘返,不由得拿出手机拍照。
一只只白杏,没有出墙。
干枝上的花朵,在蓝天的映衬下下,分外迷人。
找一个略大点的水面,想钓深水里面大点的鱼。
试一下水深,大约两米左右,应该是这片水域最深的地方了。
4.5米竿,1.0+0.4,袖2钩。
先搓饵钓上十竿,相当于打窝子。
十竿以后,拉饵作钓,开始出现鱼口,多空竿。调整浮漂钓钝一些,上第一尾鱼。
浮漂到位等30~40秒,有口没口都提竿换饵,打频率。
钓了快一个小时了,还是慢蹦的鱼口,个体也不大。
想起了钓鱼人盛传的春钓滩的说法,收拾渔具准备换浅一点的地方。鱼货先放流,倒在盆里数下,共14尾。
“春钓滩”应该说的是春天正午有阳光的时候,水域中浅滩部位水温适中,在这些地方设置钓位很容易钓到鱼。
此时,正是中午温度合适,换到约十米远一个浅点的水域做钓位。
此时想验证一下春钓滩的说法是否正确。
尽管时间不同,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钓位距原钓位十米也不太运,用3.6米竿钓近水浅处,水深1.1米左右。上述不同外,余下的尽量和钓深水处的方式相同。
1.0+0.4线和袖2钩不变,尽量保持与刚才钓深水同样的钓法。
还是先搓饵钓十竿打窝,然后换拉饵,保持刚才钓深水同样的抽竿频率。
差不多与钓深水相同的时间,开始上第一位鱼,大小也差不多。
但再过十分钟,情况就大不相同,上鱼速度快了不少,也开始频繁的上双尾。
浅水处也钓一小时,数一下鱼获,35尾。
习惯性放流。
结果与讨论:
目的:验证春天钓深与钓浅的差别
1-同一水域,钓位相差十米。
2-线组钩饵相同。
3-深水4.5米竿,浅水3.6米竿。
4-时间前后相差一小时,先钓深水,后钓浅水。
5-深水与浅水,水位相差约0.9米。
6-钓法和频率尽最大可能保持相同。
7-鱼个体相差不明显。
结果:钓深水鱼获14尾,钓浅水鱼获35尾,相差21。
结论:“春钓滩”说法正确。
不过那条穿钉子发了两次
进来学习
好像是,心细钓浅水的时候有穿丁子接口,有时鱼钩到不了底。
在哪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奈斯!
互相学习
白杏没有出墙,红杏才会出墙
花好鱼漂亮,白净!
为什么呢
花拍得不错
感谢
景色与鱼获都很靓丽!
支持论证!
基本钩的下嘴唇 钓顿了
美啊
不出墙的红杏不是好红杏
找到感觉了。
什么花美
梨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