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野战钓具——一杆多用组合

jenns2014-09-10 21:45:22

  看后倍受启发,现转载。

  野战钓具——一杆多用组合

  作者:陆钓客

  在三十余年的钓鱼生涯中,笔者在钓具上经历了从简到繁、又从繁到简的回归过程。我的家乡在鄂中的江汉平原,村前的一条小河是我儿时经常钓鱼的地方。那时用的钓具是一根竹竿、一根棉线,配上枸姜蕻(我家乡的一种有刺植物)杆芯做成的七星浮标和衣针弯成的鱼钩,裹上废弃的牙膏皮。虽然简陋,却很实用,有时上早学前也能钓上两碗鳑魾鱼。长大后从军上学,来到长沙工作。时逢20世纪80年代末,6米玻璃钢竿和一根1.8米海竿开始“重操旧业”。每逢休息日必邀好友征战河、库、湖、塘,同时,也与钓友像比赛式的不断添加和更新“装备”。几年下来先后购进手竿、矶竿、海竿二十余根,短的换长的、玻璃钢换碳素的、国产的换进口的,加上“配套设施”花费了近万元。每次出钓,全副武装,肩背手提,又沉重又麻烦,且实践证明竿多并不一定渔获多,再加上逐渐对在长沙周围的养殖塘钓鱼失去兴趣(下竿就有,像在水缸里捉一样,毫无挑战性;花钱多不说,一年到头冰箱里装满的鱼成了家里难以解决的问题),本人从1998年开始转向“野钓”。说“野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野钓,因为长沙市周围哪有什么可供野钓的地方,只能跑到远一点的地方(粗养塘、水库和旧河道)去“按天论竿”钓。野战不同于阵地战,那是打游击,要求“装备”必须“简单轻便、一物多用、适应性强。”经过几年的“野钓”实践,在对“装备”的不断改进中,我组合出了一套称心顺手、一竿多用的野战钓具。近几年出钓,我只拿一竿一袋就可过足钓瘾了。

  一竿:我从众多钓竿中选出了一支8.1m的进口韩脉碳素手竿(使用多年、比较顺手),仕舞寸1.31m、先径1.2mm、元径28.9mm。

  一袋:一个小手提袋,内装16X11X8cm的有盖塑料饭盒(平时存放简易线轮组、置放钓钩组的泡沫板、摘钩器、小剪刀等,钓时用来调合饵料、剩饵)一个;浮标筒一个;小折叠凳一个;折叠伞一把;抄网;竿插和钓、诱饵等。

  一竿多用的关键在 “简易线轮组”和“钓钩组”的制作上。现分别介绍如下:

  选购简易绕线轮一个,大小过线环五只(渔具店有售,带竿选配。一般要求:简易绕线轮套入钓竿第三节顶端拧紧不易脱落,五只过线环根据一、二节受力弯曲情况匀称配置在适当位置不易滑动,取下轮、环时不应太困难)和太空豆、连接环、铅皮座、插标座、线、钩等物。

  一.制作简易线轮组:先将高质强力线(线长100m左右;线径0.25~0.35mm均可)通过简易轮上的过线环绕于储线槽内,留出余线0.5m左右;再将过线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穿于余线内;随后穿上一粒太空豆(此太空豆的作用是:当水线和风线的长度确定好后,将其定位于竿尖处,可防止线在竿尖上缠绕);然后再穿上浮标座(浮标座应根据其结构的不同来决定是否先后穿上两粒太空豆加以定位);最后在线头处用∞字结法结一小环。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目前市场上的简易轮,其轴有金属的和硬塑料的两种,当转轮旋转的速度过快和过久时,磨擦所产生的瞬间高温容易使轴、轮的磨擦面发粘,造成旋转不畅甚至锁死,导至断线跑鱼。因此,要挑选或制作两个能相互套合、且稍有间隙并能轻松转动的金属筒环(要求内环的内径略小于轮轴的轴径,筒环的宽度与转轮的厚度相同)备用。买回简易轮后,首先将其分解,用什锦锉将轮轴锉细至内环能紧密套入为止,同样方法将外环嵌入转轮中心孔内,用502胶粘好。然后在内外环之间打上黄油,最后进行恢复性组装。这样处理后的简易轮十分好用,我曾用鲫鱼钓组钓到一5.6kg的青鱼,一口气出线30多米,溜鱼一个多小时,未发生意外。(我所用的金属筒环是利用几支废旧钢笔的不锈钢筒配制的)

  二.制作钓钩组:钓钩组合包括连接环、铅皮座(也可用保险丝绕成细管状代替)、长脑线和鱼钩。制作方法:取高档强力丝线25cm左右(此种线柔软性好、无记忆、受力强),线径0.12~0.2mm均可(很多渔具店有售),将线的一端捆好钩,穿上太空豆、铅皮座、太空豆,另一端栓上连接环(小型的带别针的最佳。一是较轻,二是便于和线轮组连接,用时挂入钓线的小环扣内即可)。如此这般根据需要制作钓鲫、钓鲤、钓草鱼的钩组若干副,还可制作同线上下配置和双线高低配置的双钩(一般来说钓鲫选小钩细线,钓草、鲤选稍大一点的钩和稍粗一点的线),然后将做好的钩组缠放在泡沫板上备用。

  提请各位钓友注意的是:每副钓钩组都要按照台钓的调标法预先进行调标。选优质浮标3支(另备用3支与此3支对应的同名同号浮标,目的是希望其浮力差接近零,以免替换后灵敏性能发生较大变化),按钓鲫钩组和钓草、鲤钩组分别选标调试,也可一标多用,但调试时比较麻烦

  我所采用的是调三目钓两目或一目,用活饵时钓两目,用调合饵时钓一目。钓鲫组分单钩和双钩各配一支浮标,钓草、鲤组共用一支浮标。要记住各浮标所对应的钓钩组,防止用时弄错。另外,我还准备了一支浮钓用的芦苇标,一支专钓鲢、鳙的大浮标以及炸弹钩和串钩,以应变各种钓况的需要。

  运用此野钓组合的主要战例:

  一是2000年3月,我同两钓友到望城雷锋乡一山塘钓鱼。该塘是附近一农户以每年200元承包的,1999年底干过塘,2000年初放了2500尾草、鲢、鳙鱼苗,不对外开放,是其一亲戚带我们去的,讲好一天每竿20元,中午管饭。上午9点开竿,下午4点收竿,我采用蚯蚓和918交替使用,共钓获土鲫鱼21条、土鲶4条、翘嘴鲌3条,共2.6kg。另两位曾下过海竿,但一位为0、一位为0.5kg多。

  二是2001年10月我到跳马一钓鲫鱼不收钱的池塘专钓鲫鱼,至下午5点,我只钓到1两左右的小鲫鱼10余条,正准备收竿时,浮标突然轻轻点动几下后有力地斜向下沉,我抖腕提竿,很沉,慢慢溜鱼30多分钟后起鱼,哇,是条青鱼。一小孩跑去告诉老板,老板来看了说:这塘里只有两条青鱼,让你钓起来了一条。过称有3.9kg, 后来我要买下这条鱼,纯朴敦厚的老板只收了我50元钱。

  三是2002年7月,一搞汽车维修的老板邀我和几位朋友到他的老家去钓鱼。行车近两个小时到达,因天气较热,可能塘中缺氧,到下午3点只有一人钓到1条草鱼。后来我发现飘落塘中的构树叶周围有浪花翻起,我想鱼可能都在上层活动,就扯下两根带叶的构树枝扔于塘中,摘下一片嫩构树叶卷成筒状装钩,换上芦苇标,调好水线约50cm,在扔下的树枝处下钩。不到五分钟鱼咬钩,溜约10分钟抄起,是一条重约3.5kg的草鱼。不到半小时,我又钓上同样大小的草鱼两条。

  四是2003年12月初连续放晴好几天,我和三个好友受朋友相邀到浏阳大平桥一水库钓鱼。由于修路,80余公里的路程走了近3个小时,快11点才到,只有在朋友家吃了午饭于下午1点到达水库开钓,用糠饼打窝后2个小时无鱼上钩。听朋友说曾有人在该库钓起过十几斤重的大花鲢,我看当天阳光很强,想到水面温度一定上升快,鲢、鳙等上层鱼一定会到水面来觅食。于是我换上炸弹钩和大浮标,打开一包专钓鲢、鳙的商品饵合好,调水线约40 cm,把间易轮压力旋钮拧松,拉出钓线10余米(注意要将拉出的钓线理顺放好,防止抛饵时缠结),将钓竿后几节收拢后指向库心用竿插固定,然后用手将上好饵料的炸弹钩朝库心抛出20余米,再将压力旋钮拧紧至拉力超过一定值时可自动放线的状态,抽竿等待。十多分钟后,浮标开始晃动→位移→下沉,扬竿→中鱼→溜鱼→起鱼,3kg左右的大鳙1条。随后1小时内,我用同样方法钓起大鳙3条,加上第一条共计12.3kg。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