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的觅食与夜钓
鱼在什么情况下觅食,是每个钓友都很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讲:水质、水温、光线、环境是影响鱼儿觅食的四大因素。
大多数的淡水鱼最佳觅食条件是:溶氧充足的清新水质、15-30度的水温、弱光和少有人为干扰的安静环境.
针对这一情况,人们总是选择与之最接近的条件进行垂钓。夜钓,正是在此指导思想下产生出来的。
与白天钓相比,夜钓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其一,夜间是一天之中最安静的时候。夜间人类活动较少,加上光线昏暗,使鱼的自身安全感增强,因而大量进食。
其二,夜间是一天之中温度最低的时候。在高温季节,白天光照强烈、气温很高,鱼儿为躲避高温和强光纷纷逃到深水区域。由于高温。水中徽生物成倍增长,使得水中氧气供不应求,鱼儿密集处更是如此.天黑以后,强光消失、气温下降,鱼儿从深水区四散游出到溶氧较多、散热较快、饵料丰富的近岸浅水觅食,此时下钩定有收获.
其三,由于夜间鱼儿觅食主要依靠嗅觉,因此避开了钩、线、坠对鱼儿的视觉影响.
通过近两年许多钓友们的实践证明.夜钓还具有把握性大、钓获量大、鱼的个头大等优点。
二、夜鱼进食的四个高峰期:
鱼没有睡眠,饿了就找食,就是不饿也会随呼吸将嘴边的食吸入、吐出。
1、与鲤、鲫早晚觅食不同,夜鱼有四个上鱼高峰:
20~21时、23~1时、3~5时、6~8时并因环境、深浅、洄游习性形成一个时段专上一种或两种鱼的规律。
20~21时,人声初静,夜鱼启动,浅水区出现小鱼活动,鲫鱼、鲤鱼在水深1.3~1.6米的次深区觅食。
23~1时,习惯沉底摄食的青鱼、鲶、黄颡离开深水,在次深区外围活动;鱼龄3年以上的草鱼、鳊鱼上浮至半水以上。
临晨3时以后,夜深人静,鱼开始洗牌,青鱼、草鱼、鲤鱼、鲫鱼、鲶鱼都进入次深区觅食了,迹象是浅水活动的小鱼不见了。
夜钓一般不会钓到天亮,都是天黑前找好钓位,然后从19时开始主要抓住20~21时、23~1时这两个时间段。由于守时长,不换钓位,所以20时以前主要是做窝招鱼。
2、夜钓最佳上鱼时候
晚6-8时,如能抓住擦黑这段时间,往往能上一阵鱼;半夜12时至凌晨2时,这时最能上大鱼;
早晨4-6时,在熹微的晨光中,鱼也能咬一阵钩。
由于各地的水温、地形和鱼情的不同,具体情况可能会有差异。
3、天黑下来之后,鱼眼进入变光期,此时鱼眼的视力最低,一般会蛰伏不动很少摄食,这段时间约需要两个小时。
从晚9点半到12点左右这段时间是鱼在夜间摄食的第一个高峰期,第二个高峰期是凌晨2点半到4点(秋季是3点到5点)。
在12点半到2点半这段时间可以放弃守钓休息一下,养精蓄锐,以便有精力再钓个第二天早晨6点到8点的摄食高峰期。
常玩通宵,主抓草鱼,青鱼,大连庸鱼,后,只玩第一高峰期,12点后要困觉
呵呵,钓鱼只是玩,不要因此而伤身
楼主好牛逼的样子啊,
太厉害了,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