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处于中原腹地郑州的广大垂钓爱好者来讲,钓场难觅,是大家的共识。郊区精养鱼塘星罗棋布,可供垂钓的鱼塘也比比皆是,但论斤收费的鱼塘其鱼价高得离谱,一般工薪阶层的钓友是不敢问津的。也有垂钓一天按二三十元收费的鱼塘,但塘中鱼少且刁滑,枯坐一天,鱼护空空的情况也并不鲜见。而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些钓翁之意并不是完全在鱼,而是在于山水之间的,可这种境界在近郊的鱼塘边是难以达到的。
天无绝人之路,好在远郊及周边县市还有一些中小型水库,这样,爱好野钓又不怕辛苦的钓友就有了用武之地,闲暇时间,可以亲近自然,前往一试身手,即使来往奔波近百里也乐此不疲。
沙窝李水库就是这些水库中的一个。
去年桃花红,梨花白的季节里的一天,我和同事相约去该水库垂钓,这个小水库建在郑州与新郑交界处的十七里河河段上,头年春天,我们在此玩得很尽兴,此处有鲫,鲤,草,黑等鱼种,鱼头虽稀,但因多年未干,鲫鱼的个头普遍较大,浮漂不动则已,一但缓缓上升,抬竿就是一尾约半斤重的鲫鱼。碰上大鱼断线折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令人流连忘返的还有水库及周边的环境:绿油油的麦田,金灿灿的油菜花,花香四溢的果园,小荷才露尖尖角,成群的野鸭腾空而起....
天色微明时分,当我们兴冲冲赶到水库边时,不禁惊呆了。往日碧波千顷的沙窝李水库只在库底尚存一些浑水,已经几近干涸了。
这是近年来郑州地区干涸掉的第几个水库了?作为钓鱼迷的我心中有一本辛酸的记录:金海水库,古城水库,十八里河水库,小李庄水库......
这些往日野钓爱好者的乐园如今都干涸了,有的在库底竟然种上了耐旱的庄稼。环境一经破坏,再想复原就会比登天还难。
我们为又失去了一个休闲野钓的好去处而叹息不已,我相信亚当和夏娃失去了伊甸园时的心情也不过如此。
慨叹之余,我们也分析了水库干涸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旱魔连年肆虐,水源得不到充分补充固然是主要原因,但水库边的农民掠夺式地利用水资源更是一个直接原因。记得前年春夏时候,沙窝李水库就因为多部抽水机不分昼夜竞赛式地抽水,在短短一周内,水线下降了近两米。当时我们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没想到这么快就变成了残酷的事实。
鱼儿,蛙儿没有了,荷花不再盛开了,野鸭翠鸟也不再光顾了。
农民们无水可抽了,他们的儿孙们可能再也领略不到波光粼粼的景致了。
我为因人为原因造成的自然环境的恶化而心惊,为失去又一个野钓的乐园而叹息,但我更同情那些目光短浅的农民们的子孙,因为孩子们将品尝父辈因掠夺式利用资源,而结出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