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水温与钓鱼
在西部高原地区,日温差很大。从宝鸡往西走,温差越来越大,兰州地区的日温差在13-15度,西宁的温差更大。一个地方如果温差太大,无疑给我们钓鱼带来很多麻烦。兰州的4、5月,很多山沟和阴面水域就很明显,深处的水温很低,可是在浅处,特别是在向阳的浅处水温已经很高了。我们一般钓的对象鱼都属温水鱼,它们都是趋温的,在多数情况下哪里的温度高,它们就游向哪里。就是在温差相对小一些的地方,鱼也是在寻找更适合自己温度的水域。所以我们在钓鱼的时候,经常出现一些钓点早晚好,有些钓点中午好。
在自然界,太阳是从上面加热水域里的水。这样的结果就使得水温很不均匀,同一时刻,同一水域的水温度都有很大的差异,就连露天游泳池里的水也经常是这块热那块凉,这就要我们钓鱼时“一日三迁” 。这种现象在初春和秋末尤其明显,在这两个季节,早、晚要钓深,中午就要到相对浅一点的地方,这也是我们选点时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北方还有一个问题不要忽视,那就是阳面和阴面。我们能直观的感觉山坡的阳面和阴面温度上的差别,但是我们很少去感觉水里的阳面和阴面的温度差别。北方春、秋的太阳因为向南偏斜得比较厉害,所以山的阴面的温度就要低的很多,同样的道理,阴面水底的温度也要低一些。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这个我们一般都知道。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这点却被很多人忽视了,或者说搞反了。原因很简单,参照物变了,水之北不就是山之南的水下部分么。有人说水面温度都差不多,的确,由于风力的作用,水面的温度是差不多,可我们是钓底,鱼也是在底层活动,我们当然要考虑底层的温度,除非你是钓花、白鲢。
人们经常说“神仙难钓正午鱼”,究其原因,我认为要从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鱼儿吃食总有个时间,任何动物也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觅食。总有休息、闲逛、吃食这么几种状态,这就决定了我们钓鱼也有时间性。当然,如果鱼的密度较大,食物匮乏,相对来说鱼觅食的时间也就要长一些。如果鱼的密度本来就小,相对来说食物就比较充足,鱼儿吃食的的间隔就比较明显。表现在我们钓鱼的时候就有较长的空竿时间,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温有所改变。盛夏浅处的温度很可能就太高了,这时鱼儿就会往更深处去“避暑”;而在其它季节,可能就是浅处的温度更适合鱼儿的要求,它们很可能向岸边的浅滩集聚,特别是一些有草的浅滩更是鲫鱼喜欢的地方。所以到了中午这段时间,钓点最好移向浅处,这就是“一日三迁”的真正原因。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点,很多朋友不习惯在这样的浅滩钓草,我的意见在一开始定点的时候就要远离这些地方,这些“是非”之地离得越远越好。
总之,我们要正确的认识水域在不同情况下温度的变化规律,很好的掌握这些规律对我们选点是有好处的。这是从宏观上的选点,这些在很多地方和季节是很重要的选点依据。
9、风对垂钓的影响
1)、上风与下风。
水面在较长时间风力的作用下是会流动的,风把上层已经晒热的水不断的吹向下风处,底层的相对温度低的凉水不断的向上风处流去。时间稍长,下风处的水温就要比上风处的水温高出很多(在温差大的地区很明显),这就是规律。也就是说,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下风处要比上风处好。你在下风处投下的饵料,它会随着底层的流水而带向远处,远处的鱼很容易顺食而上,最后进入你的窝子,这是下风处好钓鱼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先分析上风处的情况。上风处的底层水是向岸边流来的,这个流向岸边的底层水也会把我们的饵料带到岸边,这个时候只有岸边这部分鱼有可能闻到饵料的气味,可惜这个范围的鱼实在是太少。而如果是在下风处,情况就不同了。下风处底层的水是流向远方的,说句极端的话,你就是把饵料倒在脚下的水里,流水也会把饵料的气味带向远方。往后的情景我就不多说了,这层窗户纸已经捣破,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呢。
鱼儿在水下经常是头朝下风处并向下风处游去。在我们人看来,鱼爱顺风游好像有点不对头,其实他是逆水而行,要知道,鱼是很不愿意顺水而行的。顺水而行鱼就很难呼吸,这是鱼的呼吸方式和特点所决定的。
当然,选择上风处还是下风处下竿还要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抛竿的基本功如何,水下、水上的障碍如何,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很难有十全十美的钓点等我们去坐。
2)、风向
从整体、宏观的高度来看,风向的不同其效果是有区别的。就我国的地形来看,东风、南风湿热,西风、北风干冷。
但是就局部而言,因为地形、建筑的原因,南风变成了西风、北风变成了东风,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我们在说风向的时候,一定要说宏观的风向,不要被局部的假象所迷惑。
10、怎样对付小鱼
我们常见的小鱼无非是两类,小嘴小鱼和大嘴小鱼。麦穗、五彩鲳(有的地方也叫菜板鱼、火烧鳊)这类属于小嘴小鱼,白条、马口等这类属于大嘴小鱼,对付这两种鱼的办法是不一样的。
像麦穗这样的小嘴鱼还是很好对付的。因为它们的嘴很小,所以它们吸食饵料的力量也就很小,也所以我们习惯上说这类鱼是在啃食饵料。针对它的这个特点,用糟食就是对付它的最有效办法。
很早以前,很多地方的人都爱用多股涤纶线作脑线,并习惯的把这种线叫做软脑线。这种线的特点就是基本上没有横向的弹性,这个特性要很好的利用。铅坠到底,软脑线绑钩,单双钩都行,脑线长度控制在30-60毫米这个范围,空钩直接把糟食包上,糟食以蚕豆大小为宜,这就是手竿糟食传统钓法。
不难想象,糟食入水后很快就化散了,因为铅坠已经到底了,所以即使这样鱼钩还是和化散了的饵料在一起。这时麦穗这类小鱼只会很有针对性地去吸食那些化散了的饵料,基本不会同时也把鱼钩吸进去。即使把鱼钩吸进嘴里也会在没有多大动静的前提下就把鱼钩吐出来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漂是不会有什么反应的。
事实上我的这种钓法,小麦穗就是闹翻了天、整个窝子就像是开了锅一样,我的浮漂还是稳稳的站在那里。我们钓鱼人这时要做的就是适时的更换饵料,一旦出现稳稳的送漂或黑漂,必是大鱼咬钩。
相比之下,对付大嘴小鱼就要麻烦多了。根据我这几年收集、摸索出一些对付大嘴小鱼的办法,下面分别叙述。
1)白条。
两广地区习惯把白条叫蓝刀,这类鱼好成群,抢食凶猛,是很多钓鱼人最头疼的一种小鱼。
血腥驱鱼法。
以前就听人说过,把白条掐死后扔进窝子里有驱赶白条的功效,经过我自己的试验,果然有效。但是把白条掐死后很难准确的扔进窝子里,这样驱赶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如果把掐死的小鱼挂在钩上再抛竿进窝,这样虽然解决了准确性的问题,效果也不错,但毕竟你还要用这支鱼竿来钓鱼,就是说有效期太短。
理想的办法就是再备一根手线:粗棉线作主线(多股涤纶线也行,这种线可以很好的沉底),铅坠稍大一点,三、四个串钩相距近一点分别都挂上掐死的白条,算计好远近然后抛进钓点。这样不但驱鱼效果持久,而且还会有钓上肉食性鱼的机会,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游击战甩掉小鱼。
在小鱼比较多,但是对象鱼(鲫鱼、鲤鱼)也不是很少的时候,用游击战的办法可以甩掉小鱼的骚扰。具体做法就是不要形成窝子,东一榔头西一棒的钓鱼。这时饵料可以粘一些、小一些,抛竿稍等不见有动静可以慢慢的提竿再向原处抛去,一旦出现小鱼闹窝就换地方。
有人担心这种做法的效果,在我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鱼为了生存,在很多时候其觅食的态度还是很积极的。特别是那些小鱼成灾的地方,“大鱼”为了生存的需要,它就必须更加勤奋的四处觅食,其活动范围是很大的。我们都承认鱼的味觉和嗅觉是很灵敏的,所以也不要担心饵料小了鱼寻觅不到,事实上我用这种方法经常都获得很好的收获。
我说的游击战并不是让你满塘乱跑,中心思想就是不要形成窝子,因为一旦形成窝子在那种场面你就无法控制了。其实我的做法很简单,正前方一个钓点,左、右侧面各一个钓点,一个钓位三个钓点换着钓,一个钓位废了再换一个钓位,这种相对于一个钓位只有一个钓点的“游击”其实并不要四处走动就可以实现。
07年我在湖南冷水江的一个水库钓鱼,小鱼把人闹得实在没办法,最后我采用了“一位三点”钓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前我经常在小鱼很疯狂的老乡鱼塘里,采用不定点游钓的办法也取得了
好的成绩。一个不大的鱼塘,转一圈总能搞上好几条像样的鲫鱼。如果死守一个窝子,成绩明显要差得多。
牛粪驱赶法。
我在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效果:用牛粪作饵钓鱼,基本上不会招来小白条。钓上来的基本上全是鲫鱼和鲤鱼,即使偶尔上条白条也是比较大的那类。
很多朋友都嫌牛粪脏,我看这主要还是习惯问题。很多地方的朋友长期以来就有用牛粪作饵钓鱼的习惯,我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自己试用了不少次,感觉也很自然。当然我们在野外钓鱼的时候,是应该注意卫生,只要注意饭前认真洗手就行了。
有些朋友担心牛粪作饵的粘性,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即使是刚开始还不习惯,可以在里面适当加点小鸡饲料、颗粒粉之类的干粉,这样就更容易习惯了。
牛粪最好是水牛粪,黄牛粪的驱赶效果要差一些,这也是我的体会。
田螺驱鱼法。
这个办法很简单,我们在水边总是很容易找到田螺的,敲碎其外壳就用它的肉做饵钓鱼,白条是不爱吃田螺肉的。这个办法虽然简单,但是很难形成窝子,所以在使用的时候最好多搞点田螺,适时地把田螺肉扔进窝子里诱鱼进窝。
有时候因为底层有翘嘴这类凶猛鱼类,白条就不敢到底层觅食。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加快钩食下降的速度就可以很好的避开白条的骚扰。加快钩食下降的速度有很多办法,其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减短子线。
悬坠钓法的子线都比较长,长长的子线后面拖两个钩食很影响钩组下降的速度,减短子线就可以加快钩组的下降速度,这个办法可以不改变钓点,使得以前的窝子可以继续使用。
不打满竿的办法也可以加快钩组下降的速度,但是缺点是钓点变近了,这样容易把窝子钓乱,所以最好不要用这个办法。
2)马口。
马口属于底层鱼,它不像白条那样容易成群,所以要好对付一些。
我对待马口的态度很简单,一句话---不理他。我喜欢用偏小一点的鱼钩,如果是马口来咬钩,我们把它钓起来就是了,不要为此坏了心情,大鱼来了马口自然会让位。如果是较长时间的上马口,很可能是选点出了问题,换个钓位从新来,适当的时候吃个回头草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