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手竿钓鱼(5) 以前的老帖子,文字稍有修改

lz左老K2022-01-13 13:26:37

6、怎样提竿

我们很多朋友犯的错误就是提竿太猛,有些朋友即便是提空竿也把竿子搞断了。抖动手腕提竿,让钩尖刺入鱼的肉体这才是正确的提竿方法。抖腕的幅度不能大,用力也不能大,这又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我的一个经历很能说明一点问题。

那是我初学钓鱼不久,我在钓手竿的时候旁边还放了一个手线:串钩、纯玉米面饵料,手线的另一头就绕在一个线板上,线板没有压任何东西,就这样随意放在离水边大约一米的地上。突然我的线板被拉动了,差点被拉进水里。毕竟我从来就没有用过手线钓鱼,所以我的反应很幼稚:我快速抓住线板,根本就没有用力拉动手线使得鱼钩有一个刺入动作,而是慢慢的就像是小偷一样的往回收线。我可以说一个很少有人看见过的现象出现了:一条四斤多的草鱼在水面上悠闲的翻转着身躯、飘飘悠悠的被我拉了过来,就在离我还有两米左右的时候它一个翻身钻入水底跑了,我的钩子根本就没有刺入它的肉体。

我们应该承认,小小的鱼钩要刺入鱼的肉体是不需要费多大力的,仅仅是这点力不足以让鱼乱跑乱窜。如果我们提竿太猛,对鱼的刺激太大,鱼当然就要使劲的窜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很难控制鱼的走向了。有时候我们稀里糊涂的就把一条大鱼拉到了岸边,为什么,主要就是我们对鱼的刺激很小,鱼没有感觉到危险。可是当它感觉到危险时,当它发力挣扎的时候,你是很难把它控制住的。我在安徽金寨的梅山水库,用3米6的短竿也把一条近一米的鲤鱼“请”到岸边来玩了一个完整的8字,我对它的刺激很小是主要的原因。可是后来它不高兴了,我的两根2.5号的琥珀线也不能把它制伏,说断也就断了。我用3米6的软调竿钓起十三斤四两的原塘花鲢,成功的秘诀还是提竿轻。所以提竿轻,对鱼的刺激小是能否进入遛鱼阶段的关键。那些刚提竿大鱼就往深处窜,毫无疑问是提竿太猛,急于把大鱼拉到岸边所引起的。很高兴的是,现在有不少的朋友,用自己的体会也证明了我的这个观点。

杨竿的动作本来就是两类,一类是钓小鱼,一类是钓大鱼。鱼的个体不同,杨竿的力度也要有所不同。小鱼是靠力度刺入肉体的,大鱼是靠惯性刺入肉体的,这不是一个概念,当然就不要用一个手法。

当鱼的个体比较小,子线的强度足够的时候,抖动手腕扬竿,让瞬间的“爆发力”刺入鱼的肉体。这是一种扬竿的手法,这种手法已经得到很多朋友的认同和使用,但是这种手法不适用于大鱼。

抖动手腕刺鱼杨竿对鱼的刺激偏大,所以鱼的反抗也就剧烈。这个时候因为钓点较远,当然很难顺利的把鱼竿立起来,也就很难顺利的进入遛鱼“程序”。

当鱼的个体比较大,子线的强度相对较差的时候就得用另一种扬竿的手法了。杨竿时基本不抖动手腕,只是有一个很轻微的回收小臂的动作。这个动作虽然看起来轻微,但是却有力、果断。

这样的扬竿动作对鱼的刺激较小,就是个体较大的鱼也不会出现奋力挣扎的现象。这样更有利于把大鱼拉回到近处,在自己的势力范围遛鱼更有利于发挥鱼竿的整体弹性,成功地把握也就要大得多。

任何很温顺的动物,如果你对它的刺激太厉害,它肯定会剧烈的反抗,这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不反抗行吗?这是动物的本性所致。

就是很暴躁的动物,只要你给它的刺激很小,当它没有感到有生命威胁的时候,或者就没有感到危险,凭什么他要乱蹦乱跳,这也属本性这个范畴。

我们在自然水域垂钓,下一条鱼有多大永远是个未知数,我的做法是一律照做是大鱼来对待、来扬竿。这样做的代价是如果鱼小,很可能鱼钩就不能很好的刺入肉体,当鱼的半空挣扎的时候很容易脱钩而逃。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本来这样的鱼迟早也要“放生”。但如果是大鱼,我会少了很多麻烦而有更大的获胜把握,这样不是很好吗。

当我们提竿的那一瞬间,鱼跑的方向有没有规律。有些朋友认定鱼总是往深水区跑,我对此持不同意见。我始终认为,鱼总是向你提竿的反方向跑。换句话说,鱼总是和你较劲,也只知道和你较劲,后果是什么它就不管了。我们可以作一个很简单的试验:你把钓点不要选择在竿身的延长线上,而是前方偏左一点,我可以断言,你今天提竿后鱼的第一反应都是向左前方跑。因为你的钓点偏左,提竿力的方向就偏右,鱼肯定就向偏左的方向跑,左撇子则刚好相反。这就是我平常说的,你往左面提竿,鱼就往右面跑;你往右面提竿,鱼就往左面跑;我们经常是向正后方提竿,鱼也是经常向正前方跑。如果你能垂直的向上挑竿,鱼就原地打转。

有一次我在外面钓鱼,我站的地方是一块伸出去大约一米的凸台,我就在突出部分钓远。一会儿来了个年轻人,就站在我的左边溜边钓,钓点靠近草。很快他就钓上一条鲤鱼,但是鱼钻进草里很容易就脱钩了。他又下竿,再次有鱼咬钩,他使劲的往外杨竿,鱼还是钻进草里去了,接连跑了两条不小的鲤鱼,他灰心的走了。他前脚刚走,我就调转方向把钩下在他原来的钓点,竿稍不是平放,而是微微的上杨并偏向左边。很快就有鱼来咬钩,我看准了时机,轻轻的向左一抖手腕。我预料的事情发生了,一条一斤多的鲤鱼直接向右冲去,我顺势把鱼领向右边。鱼在水里划了很大的一条弧线,当它被我领到岸边来的时候已经无力挣扎了。我高兴极了,摘钩、放鱼,又如法炮制的打出了第二竿、第三竿……

还有一次,我在省农大鱼塘钓鱼。这里有一个鱼塘,它的形状很不规矩,四周全是柳树。有个钓点凹进去一块,三面是树,一面和大水面相连。我的朋友就在那个凹处打了窝子并叫我去试一下,我拿着5米4的长竿好不容易的才进了钓点。刚下竿就有动静,只见漂上下点了两下就稳稳的送起来,我本能的只有向上挑竿(别无选择),奇迹出现了。鱼没有乱窜而是原地顺时针打转,一圈、两圈,第三圈鱼刚好到12点位置,我顺势把它领了出来,鱼在水面划了一条很大的弧线后被我拉到岸边。当我用手去抓它的时候,它一点反抗都没有。得到好处的我用同样的办法接二连三地在那个钓点钓起了四条鲤鱼,条条都在两斤多,个个都是一个模样:先是顺时针打转,然后被我领出来用手抓。

了解鱼的这个特性,对我们钓鱼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当你选定了钓点以后,就要根据水下、岸边的情况来确定你希望鱼的第一个逃窜方向,有了这个方向,也就有了你提竿的方向。控制好了鱼的第一个逃窜方向,往下就好办多了。只要保证钩不挂底,鱼不向树枝、草丛里钻,剩下的事就好办了。把鱼领向明水区去遛,那是你的天地。

7、怎样遛鱼

鱼的动力来自尾部,是后驱动,鱼钩在前面,因此要想改变鱼的游向就很容易,从力学的角度来看不难理解。假设一条鱼往正北方向游,你向正西方向拉,此时二力的夹角为90度,鱼很容易向西拐。你向西南方向拉,此时二力的夹角为135度,鱼拐弯也不太难。你向正南方向拉,此时二力的夹角为180度(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要让鱼拐弯就很难了。你如果要把鱼往西北方向拉,此时二力的夹角小于90度,那叫领鱼,此时是最容易的,这些都是我们在钓鱼时的体会,是不难理解的。或者说要想省力,你对鱼的作用力和鱼的游向之夹角要越小越好,顺着鱼逃窜的方向往回拉就比较容易把鱼拉回来。用土话来讲就是要顺毛捋,不要和它太较劲,要在它不知不觉中达到你的目的。

可是有朋友说,他遛鱼时用的劲要比鱼的体重大多了,远不是用几倍能形容得了的。鱼的泳力究竟有多大,鱼的泳力真的是其体重的几倍吗?我明确地回答,不是。我们鱼竿的净钓力很多都不到两公斤,如果鱼的泳力是其体重的一倍,我们就很难对付两公斤以上的鱼。可事实完全不是这样,两三公斤的鱼还是很好对付的。这个问题怎么看,从杠杆的力系来看其实并不难理解。设鱼竿不会弯曲,遛鱼时两手握竿一前一后,前手为支点,后手为动力点,竿梢为阻力点。不难看出,对人来说这是一个很费力的杠杆。就3米6的竿而言其比例是1比7,5米4的竿其比例是1比10!当然你得费点力了。可是鱼竿肯定是要弯的,对弯曲后的鱼竿作力的分析要复杂一些,此处斩且不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人而言这仍然是一个费力的杠杆。人虽然费力并不能说明鱼线受到的力也大,我的经验值是:二力夹角为90度时,6分之一鱼的体重力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鱼拐弯;二力夹角为135度时,4分之一鱼的体重力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鱼拐弯。让鱼不断地在很小的范围内拐弯(倒8字遛鱼法)就可以很好的消耗鱼的体力,准确的掌握好鱼的动向(水下的鱼看不见,只能凭经验来判断),即时采取果断措施也是很重要的,这要靠经验的积累才能作到运作自如。

我们钓鱼的时候,随时都可能遇上大的。野外的鱼因其野性很足,这时简单的靠“8”字遛鱼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大鱼要往远处跑,这时要想把它拉回来就只有倒竿了。我在这里说的倒竿和拔河完全不是一回事,拔河的结果就是断线,倒竿则可以很好的把鱼拉回来。

我们都知道,大鱼一旦上钩千万不要急于把它拉到水面上来,因为这样做大鱼就会受到惊吓,大鱼本身就不愿受你的摆布。当大鱼要往远处游的时候,怎样才能把它拉回来呢?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我们设水的深度为一米,岸高为0.4米,3米6的手竿。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坐着抬竿,鱼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也大约是45度,就是说鱼受到一个45度斜上方的拉力。如果我们对鱼的拉力是1公斤的话,那么鱼实际上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垂直向上,另一个是水平向岸(假设这时鱼是向正前方跑),这两个力都是0.7公斤。就是说,我们虽然对鱼施加了1公斤的拉力,但是往回拉的力量只有0.7公斤。注意,这是夹角为45度时的情况。

如果我们站得更高,水更深呢,这个夹角就会更大。如果夹角是60度,这时我们对鱼的拉力还是1公斤,而这时鱼受到往回的水平方向的拉力(分力)就只有0.5公斤,而向上的分力却有0.86公斤。这个时候,鱼感觉你并不是要把它拉回来,而是要把它拉出水面。

上面的例子充分说明:当我们的拉力不变时,竿尖越高,水平方向的分力越小,垂直向上的分力越大;竿尖越低,水平方向的分力越大,垂直向上的分力越小。如果你的竿尖与鱼在同一个高度用力,那么向上的分力为零,换句话说就是效率最高,更容易把鱼拉回来,这就是倒竿的力学原理。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难认为:当大鱼要往远处跑的时候,我们要把它拉回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低竿尖的高度,同时使劲往回拉。

倒竿就是变原来的上举鱼竿为下插鱼竿,上举鱼竿时竿身好比是上抛物线,倒竿就是向左或是右两侧倒下变成下抛物线,竿把翘起来向上。不难想象,只有这样的倒竿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竿尖和鱼的相对高度。在整个倒竿的过程中,竿体始终是弯的,始终是吃上劲的,决不能有一时的松懈。倒竿决不是拔河,拔河的结果必然是断线,这是一个基本常识,我们怎么能用拔河的方式去遛鱼呢。

倒竿是有方向的,并不是随便往那边倒都行。如果鱼是向左前方跑,你就向左边倒竿;如果鱼是往右前方跑,你就只有向右边倒竿。对于我们一般习惯用右手握竿的人来说,往右倒竿很不方便,因为这个时候双手是交叉的。我们只能先倒竿然后视机再把手换回来,如果先去换手可能就没有时间去倒竿了。

遇上一条大鱼很难,让它吃钩也不容易,能成功的制伏它就更难。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学习了,谢谢!

很久以前成都

上次见这个帖子是在千秋还是神州都忘了,到现在还能记住的就是要鱼必须进入遛鱼的地带,二就是领着鱼走。水浅还是得看运气,我短杆 细线一天吃过三次亏

很久以前成都

原来还是老网友

我不喜欢钓大鱼

上次见这个帖子是在千秋还是神州都忘了,到现在还能记住的就是要鱼必须进入遛鱼的地带,二就是领着鱼走。水浅还是得看运气,我短杆 细线一天吃过三次亏

很久以前北京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