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钓”“蓝刀”
——被“冲锋”“钩起”的回忆
前一阵,许多朋友对“白条”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如何钓“白条”、“白条是什么鱼”、“白条鱼饵”、“白条钓法”、“白条烹饪”美文洋洋 ……搅得我心痒痒!
广东的“蓝刀”,是北方朋友说的“白条”中的一种,是南方水域里的一种水上层活动觅食的小鱼,在两广叫“蓝刀”,在两湖叫“刁子鱼”,是一种野鱼。人们不会刻意地繁殖饲养它们,但几乎在任何与河流相通的水域里都有它们的影子!
“蓝刀”是我钓鱼启蒙的老师,我钓上来的第一鱼就是“蓝刀”!
58、59年是我上高小的时候,那时的孩子学习没现在的孩子压力大,玩的东西却很多,在我的回忆中,小时侯的所有玩具几乎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我在开始钓鱼的时候也一样;鱼竿、鱼钩、鱼丝,全是“自力更生”的!
鱼竿是自己偷的小竹竿烤的、鱼钩是用针弯的、鱼丝是用两股衣线搓的。后来,实在觉得那鱼钩和鱼丝太落后,于是,死缠着老爹买了几米尼龙线和一盒14号挪威小钩把钓具“升了级”。
珠江的一个支流流经广州市中心,那时,我家住新堤路,紧靠珠江边,过了马路就可以钓鱼。
广州珠江北岸是居民区密集的地方,有两个主要的生活污水排放口;东濠涌、西濠口。小的排水口就更多;每天都有大量的污水排放入珠江,因为那时工厂少,居民使用的化工洗涤剂也很少,所以珠江污染并不严重,那时的“水上居民”每天可以在市区的珠江河里捕鱼捞虾养家糊口,两岸也有不少的人钓鱼钓白鳝。
蓝刀鱼的背青腹白,体型狭长,游速很快。死后背部变成蓝色,很象广东阳江出的一种烤蓝木柄小刀,我猜这是它叫“蓝刀”的来历。
蓝刀的繁殖力很强,每年春夏两季,都有大量的蓝刀汇集在珠江北岸的大小排水口争夺排出来的残渣剩肴。
中小蓝刀是成群在水面上觅食的,往往引来许多路人围观;这也是我们这帮“小把戏”大出风头的好机会!
钓蓝刀的技术“含量”不高,但准备鱼饵——抓苍蝇的技术含量那就高了去了!
我在网上看到有些钓友小时侯也是用苍蝇钓蓝刀的,但他们是用苍蝇拍打苍蝇的;我们不,我们是用手抓苍蝇的!
我们不是没有苍蝇拍,而是嫌用它打的苍蝇质量不高,就象苹果、梨;得一个个摘,不能用棍子打——象打枣一样。
那时我们对当饵的苍蝇很挑剔,几乎到了“迷信”的地步!
钓蓝刀的苍蝇,一定要到菜市场的鱼档上去抓,别的地方的苍蝇不是不行,是它们的“鱼味”不足——我小师父教的——鱼档的苍蝇有鱼的腥味;可以掩盖苍蝇本身的气味,蓝刀闻到同类的味道就会放心大胆地吃。我们当时是“坚定不移”地相信这是钓蓝刀唯一的经典正统!
用手抓苍蝇,是特别讲究技术的;首先,您的眼睛得好、其次,您的手要快;您要在苍蝇前脚搽眼睛或者后腿搓屁股的时候突然用张开的手“扫”向它们、同时在零点零零几秒的关键时候,手指头迅速合拢;不会比百米冲刺的刹那间的判断要差!
这时一个或者几个苍蝇就一定会在您的手心里了!
那个或那几个苍蝇被您“握”在您手心里的时候。您必须估计到手里有几个苍蝇,然后,把窝紧拳头的手指头一个一个地慢慢打开,逐一地把每个苍蝇抓出来,万一判断错的话,必有几个狡猾的苍蝇趁您不注意,忽的一下飞跑!
我们在判断不清手里有几只苍蝇的时候,也有一个苯办法;就是死劲把手里的苍蝇往地下一“摔”;在苍蝇没来得及飞的时候就被摔晕了!
我们之所以按这么复杂的办法抓苍蝇,一切一切源于我们的“师父”教导的:做钓蓝刀的饵,必须是完整的苍蝇;身体必须没有外伤;用苍蝇拍打的苍蝇,一般是缺胳膊断腿瘪肚子的“伤残苍蝇”;用它们当“饵”的话,因为“蓝刀们”抢食的话,钩上的鱼饵没法保持完整,效果会“事倍功半”!
把苍蝇穿在鱼钩上也特别要讲究技术:要先扯掉苍蝇的翅膀,然后“从头穿到屁股”,钩尖正好被苍蝇的象输卵管似的东西包裹着;比现在搓鱼饵要用心得多!
苍蝇的体色深,在水里的目标比蝇蛆、饭粒的目标大。蓝刀是一种掠食性小鱼,在蓝刀小的时候它们的“抢食能力”特别强!只要有一条蓝刀发现目标冲过去,其他的蓝刀惟恐自己吃亏,纷纷赶上去抢食,有时岸边行人往江里吐痰扔烟头,也惹得蓝刀群蜂拥而至,如果有小半个发霉的馒头浮在水面上的话,以那个馒头为中心,边上一圈蓝刀!难怪广州人给它们起了个很不雅的名字——叫“抢屎蓝刀”!瞧瞧这名字就知道蓝刀多“好”吃了!
钓蓝刀不象传统钓,也不象现在的台钓,倒是有点象国外的“飞蝇钓”,但比“飞蝇钓”要简单:一根鱼竿、一条可以调整长度的细鱼丝、一只14号左右的挪威有倒刺的小鱼钩,甚至连浮漂、坠子都不用!
一副蓝刀钓具就这么简单!
那时,珠江两岸钓蓝刀的“权威”是水上人家的孩子,他们被陆上人家歧视,被称为“蛋家佬”,他们的小孩也被称作“蛋家仔”,一位叫“阿雄”的孩子是他们中间钓蓝刀的高手,我钓蓝刀就是跟他“偷”的师的。
在珠江钓蓝刀,不用在一个地方等候,必须“游钓”;不是鱼找人,而是人找鱼,因为钓具简单,一条竿,一根“光线”、一盒装苍蝇的火柴盒,一个装鱼的小篓子甚至一个小破桶就是全部“行头”。
蓝刀一般在珠江涨潮的时候特别好钓,它们逆水而上,汇集在大小排水口和码头边,这是我们钓它们的好机会。我们钓蓝刀完全是凭“手感”的,当我们把鱼钩抛下去的时候,鱼饵自然下沉,大约沉到离水面2、30公分的时候,只要有蓝刀吃食,我们的手马上就有轻微震动感,这时候,您只要把手一松、紧接着“一顿”,一条漂亮、活蹦乱跳的小蓝刀就被您提溜上岸了!——这就是“光线”钓鱼的关键!
“光线”钓蓝刀全凭手感,但钓得比较累,有时我们也用浮漂,那浮漂可能的全世界钓鱼浮漂中最小、最简单的浮漂:我们是抽出高粱杆扫把最细的一条,截成半公分左右,外面套一圈自行车的气门胶管,然后把鱼钩穿过胶管调整“浮漂”距离钩大约20 公分的样子,坐在江岸边抛竿“休闲钓”,只要蓝刀在水下吃食,“浮漂”一颤动就起钩,90%的上钩率!有时,蓝刀偷吃了苍蝇后也贪心地啄食我们的小浮漂,我们一使劲,有时也能碰巧“钩”上来!
我们每每钓得高兴的时候,往往把最后一条还在乱跳的蓝刀故意挂在鱼钩上,在众目睽睽羡慕的眼光注视下大摇大摆地走回家。
当时,我们钓蓝刀就是为了“玩”,但因此也得了点“口福”;钓回来的蓝刀把头掐掉(为的是怕苍蝇的细菌)用盐一腌,偷了家里限量供应的宝贝花生油炸了吃;那简直是天下最美味的鱼!不过,第二天钓鱼,许多伙伴走路几乎都一拐一拐地死撑着,屁股都不敢坐了!
四十多年过去了,小时侯的这段经历我久久一直不能忘怀。我家以前住的“老屋”拆了,起了座漂亮的高层,可对面的江水却污染得厉害,哪有“成群”的可爱蓝刀呀!
陆军
2004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