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24号钓够了一个鲫鱼汤,准备收竿的最后一竿,把多余的饵料扔到窝里,就收拾东西了,最后要收鱼竿时,漂不见了?!一提,嗯?有点沉,像挂底,又不像挂底,几秒之间拉力来了,手感像大飞机又有点不像,我那37调,4.8米竿,1.5主,1.0子来来回回好几个回合就是出不了水面,8字溜鱼大法用了好几回,历经几次拨河,终于还是看到了好久没钓到过的鲤鱼头,那个惊,那个奇,那个险丫,过瘾过瘾,还想着出水太快,要是能再多溜一会就好了,唉,就是这么矛盾,不出水老想着是到底是啥鱼,出了水又觉得快了不过瘾! !
之前不会吃鲤鱼,钓到一般都放流,这不刚好上上周回老家带了点又臭又香的酸笋,试试又何妨
果不其然,NICE!
哪钓的
君汇半岛
鲤鱼要去掉腥线,
我昨天也钓到一个大的目测5斤以上,溜翻了挂草/遗憾
不知道哪个是腥线
一斤多那样子
腥线,在乡下或者是在一些地方,又被称为“鱼筋”。是指鱼背部的两条白色的,腥线应该就是所说的侧线,鱼的感觉器官。是指鱼背部的两条白色的,像动物的“筋”一样的白色条状物。鱼的两面各有一条。一般在鲤鱼身上才有,据说,去掉了这个“鲤鱼腥线”,可以使鲤鱼口味更鲜美,并且使鲤鱼的腥味减少到最低点。也就是说,去掉了腥线,鲤鱼就不会那么腥味重,并且味道比没有去掉“腥线”的更鲜美。这种腥线在生物学上叫做侧线。侧线系统是鱼的神经系统,生长在体侧的鳞片上,称为侧线鳞,两侧各有一条。侧线器官位於鳞上成小孔状,小孔里面含有神经末梢,把外界信息通过与其相连的感觉器官传至脑神经,侧线系统通常与鱼体同长,有时经鳃盖延至鱼鼻部,和外界接触可作为探测感应之用,能感受到震动波及水流速度。所以许多鱼可以在黑暗的水域中自由游动,甚或眼睛机能已退化至看不见的鱼,都得以用侧线系统探测水中的障碍物。 鱼背部的颜色通常会较深,腹部则较浅,俯视时与河床混为一体,仰视时与天空混为一体,可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来自空中和水中食鱼动物的侵袭。
受教了,谢谢,是有听说过,但做鱼时又忘了,戓者说不知哪根,不知如何取
差不多吧,可能两斤出头,没称,听说太大了反而不好吃
我这条可能才2斤左右,5斤溜起来过瘾哦,37调就好玩了,现在不喜欢用硬竿了
在靠近鱼头和鱼尾的位置各割一刀就能看见一个白点,掐住用刀拍鱼身轻轻抽出来
好的,下次试试
大湿,君汇半岛有具体位置吗
水闸湾
律涌水闸路这边吗
我也不懂怎么说,看前两贴有照片
看来是广西老表,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