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淡水水域中因为低温鱼口普遍都弱,主要是因为冬季低温导致水域中鱼的活力普遍不足,为了适应低温减缓脂肪消耗,面对各种能吃的食物,典型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冬钓调漂尤为有意思;按理说冬钓既然鱼因为水温低活性不足,那么调漂应该越灵越好才对,等实战才发现这话纯属自己瞎琢磨出来的结果,为什么这样说呢?

冬季钓鱼的时候,大家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抛竿下去会感觉浮漂在似似乎乎地动却没有明显的进嘴动作,这样的情况大多因为调钓太灵产生的,这时适当的调顿一点,浮漂的动作就会明显很多,中鱼率也大幅提高。很多钓友会疑问:“没动作不是要钓灵吗,为什么钓钝了反倒有动作了?”这就要从冬季钓鱼调漂与夏秋季的不同之处,也是冬季调漂的精髓所在。

很多钓友把夏天调漂的一套方法照搬到冬天去用,这肯定是有问题的。我们可以通过看一些鲫鱼吃饵的视频,观察鲫鱼吃食的动作,气温高时,正常情况下,鲫鱼一直在大开大合地做着吞吐,嘴张的比较圆实,吃食时,往往是低一次头连续吸食几口才会抬起头来;但在冬天,鱼嘴似乎也冻僵了,好几分钟张一次嘴,开口度很小。吃饵时感觉很吃力,低头啜一两口就抬起头,这时饵料还没有真正吸进嘴。

在冬天,由于鱼的活动范围小,动作迟缓开口很小,钓鱼时经常遇到鱼在窝子转悠,撞线动作很多就是不开口;反映到漂子上:调4目钓2目拉小饵,两钩在水底是一钩悬空一钩轻触底,鱼在吸饵时,在漂尾剩余浮力的阻止下,它微弱的口腔压力是很难将钓饵吸进嘴里的,一吸漂尾向上一拉,漂上就会出现很模糊的上下颠动的信号,很难有进嘴的明显动作。
天冷鱼不好钓,诱鱼关键,只要鱼诱过来了,窝子里有鱼了才好钓,我们可以在窝料和钓饵里适当添加上肥猫鲫鱼小料,肥猫鲫鱼小料添加鲫鱼独特诱食因子,可直接添加在钓饵或窝料内,也可以直接蘸蚯蚓和红虫使用增加诱鱼,达到快速诱鱼的效果。

肥猫鲫鱼小料 新品小料 粉状诱鱼剂 垂钓用品 饵料窝料添加剂
¥ 58
月销25
购买
如果改为调4目钓4目多一点,这时钩在水底的状态应该是下钩躺底、子线弯曲,上钩轻触底、也可以稍微离底。在这种状态下鱼要吃下饵,它不需要克服剩余浮力,口腔的压力只需要将钩和饵吸进嘴就可以了,然后抬头游走;浮漂上就出现了下顿或顶漂的动作。要是吃上饵,鱼也需要克服大约一个钩重的剩余浮力,再把钩和饵吸进嘴。正常情况下,只要中单尾,基本上都是下钩中鱼,如果连续上钩中鱼的话那就是钓的有点钝了。

冬钓使用的饵料基本分为两大类,商品饵、荤饵活饵;两类饵料的共同点都腥味为主,动物蛋白含量充足,区别就是钓饵的比重不同;上面已经介绍了商品饵的调钓,这里说一下使用活饵的调钓,比如红虫蚯蚓作钓时,大多数调漂方法都是不带钩找底调平水之后,钓目就放1~2目足够,这样做的优点就是铅坠的实际重量是稍微略大于浮漂,这样漂相偏顿,吃口讯号是比较真实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开篇就说了,冬钓的鱼口普遍都弱,但是即使弱口也是有轻重之间的区别;我们都知道冬钓弱口鱼在线组的搭配上多推荐小钩、小漂、细线,这种线组搭配本来因为吃铅整体偏小,所以在应对弱口鱼时漂相整体是偏灵敏的,但是弱的是鱼的吃口,而不是说鱼进窝、游曳产生的水流导致的漂相也很弱,这就导致如果漂相整体不往钝里调整,虚假错乱的讯号会很多,所以冬钓鱼口虽弱,漂相越多漂越要往钝里调,反之漂相越少,越往灵调;

看到这儿估计大家都明白了,冬钓调漂的思路就一个字“钝”,那有钓友或许会问,能否再钝一些呢?当然可以!冬季钓鱼不怕钝,调二钓三、调三钓四都行,基本上能做到一钩躺底、一钩触底就很好了,这时鱼吃钩不用克服太大阻力。即使漂相有些缓慢,但如能及时抓住一些动作,上鱼率还是很有保障的。
我是肥猫钓鱼,以上所述仅个人拙见,仅供参考!图文写作不易!如果您看完觉得觉得有点意思或有一点点帮助,烦请加个关注。更多更好的钓鱼问题及视频,期待与您探讨分享!当然,如果您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或更好的建议,还请多多指教。欢迎大家留言。
我觉得浮漂上牵力是个伪命题~~至少跟漂型、吃铅量、子线粗细,线组搭配比起来是这样~细尾漂调4钓345,区别貌似也没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