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别人虚伪的一面,淡然处之,不表现在脸上;
知道自己吃了亏,长个经验就好,不用针锋相对,给了人家恩情,也不要天天挂在嘴上;
受了他人的恩惠,关键是记在心里就好,不靠一张嘴道谢。
讨厌却不说破,不喜欢也能包容,才是智慧。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我们始终需要贴近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这些智慧的结晶当然是无可指摘的。日常要是能活学活用,工作和生活中的矛盾就会少很多。
以钓鱼为例吧,当年入坑的时候,大宝也才三岁多,就这,只要去钓鱼,就问问小家伙愿不愿意一起去。一来父子可以有一些独处的时间,二来也给麻麻她们放个假,休息一下。造成的结果就是,小家伙虽然到现在七岁多了不会钓鱼,但是却很喜欢鱼。喜欢的玩具,图书,相当大一部分都是关于鱼的。一般看见一些常见的鱼,都能认出来是什么名字,简单的习性也是了如指掌。还可以头头是道的给弟弟和其他小朋友讲解。所以,一提到一起去钓鱼,小家伙必然认为是一种开心愉快的事,谁都拦不住。
到二宝出生的时候,哥哥已经很熟悉钓鱼,很享受跟着粑粑钓鱼的过程了。弟弟略大一点,就发现,哥哥总是和粑粑偷偷出门一个上午或者大半天,都不到他。懂事之后,也非常介意这个事。但是,钓鱼都是在水边,带一个小朋友还好,两个就有些吃力了。老婆和家人为了安抚二宝,让两个小朋友一视同仁,只好跟着一起去。虽然不钓,但是,看到上鱼也会跟着一起开心,环境好一点的地方上鱼了,偶尔也会带几条亲自下厨做给全家吃。
一段时间之后,二宝越发的喜欢跟着粑粑去钓鱼,只要是粑粑钓鱼带了哥哥而没带他,他就很长时间不开心。
于是,全家就形成了,父母不反对,老婆能接受也愿意陪着一起去,两个小朋友非常喜欢的局面。
在一些不方便的自己提的时候,就鼓动小朋友呀,小家伙一喊,那就是全家出动。而且,佯装不愿意的时候,老婆还来劝慰……
虽然早上已经钓了一场,上午回来带着二宝割草,给哥哥做鸟窝。
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成型了……
吃过午饭,休息一下,小朋友一直喊着要去钓鱼。一番推让,在老婆的安排下,钓鱼去。
简单开一些饵,老三样软粘,收拾一下,出发了。
很快就赶到目的地,午后钓鱼的人真多。特别是有个小朋友,拿着鱼竿娴熟的挂饵抛投,桶里面都已经有几十条河豚了。
赶紧找个地方下竿。上5米4的竿子,主线不变,子线换小一些,3#伊势尼先上。挂饵,开钓。
不走水,但是有浪,水面反光,比较影响看漂。好在运气好,没多久就来了一条河豚。
两个小朋友早都已经达成协议,河豚归哥哥,其他非河豚的鱼都归弟弟。开竿的这条当然就是哥哥的了。
午后阳光明媚,气温适宜,但是,鱼口真是不好,打许久都不见上鱼。子线换掉,更细的大力马,更小的钩……
这不,又上河豚了。
有了几条鱼,小朋友安下心来,完全就把陪粑粑钓鱼变成了野外活动。拿着打窝勺,漂盒之类的,追逐打闹。
就两个河豚,弟弟的桶里还没有鱼呢,早早的就把打氧机开了起来。真是折腾呀。
玩的起劲,没轻没重的,这不,闯祸了,居然把打窝勺搞掉了……
看了一下,打点胶就行了。先压回去,让两个小家伙安静一下。
这真是安静了,不去跑了,开始喂鱼玩水……
打了一阵子,总算又上鱼了,还是河豚,还是哥哥的鱼。
夕阳已然西下 不知道这些个小鱼仔咋还不回家吃饭睡觉呢,还在闹腾。
弟弟虽然没有鱼,但并不妨碍他享受陪粑粑钓鱼的乐趣。趁着哥哥给其他小朋友展示鱼获,他自己玩水也玩的不亦乐乎。
随着天色变暗,河豚没了,属于弟弟的鱼总算来了。
而且,不长的时间,连续再上两条……
虽然整体鱼获惨淡,但在小朋友的眼里,确实恰到好处。没人的数量一致,种类一致……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完美,这就没有纷争了,看着天色已晚,小朋友应该也饿了,老婆带着他们先回家。
抹黑再钓一阵子,看看有没有鱼获。
结果,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有风有浪就是没鱼口。虽然才七点不到的样子,但是,还是收竿吧。没什么鱼,也就不挣扎了,顺其自然,且等下次机会。
装备收起来搬上车,饵料留给钓友,这就回家了……
让钓鱼活动回归家庭生活真好
可以
钓友您好,恭喜您此帖上首页啦!赶快和喜欢您的钓友们互动起来吧,回复是美德,回复钓友的评论,和更多的钓友成为朋友,探讨钓技,共同进步哟!
哪里开钓呢?入海口吧,这么多河豚?
幸福的向往
你好钓友,请问这是哪里啊
还行
点个赞
真棒✌
楼主这一天之内又是济南又是深圳的,是如何做到的?
去完成
好玩极了!
河豚
有个东西叫飞机呀
其乐融融
要注意安全
好就去看一下
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