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钓的知识(三)饵料
一、台钓的诱饵
台湾钓法中的诱饵有何特点?
传统的鱼饵分为诱饵和钓饵,先撒诱饵做窝诱鱼,再用钓饵引鱼上钩。台钓中则把这两个步骤合二为一,既是钓饵又是诱饵。台钓中的鱼饵多为粉状,揉成小团后挂上鱼钩,亦可挂上蚯蚓、蛆等小动物。粉团的软硬亦有不同,在刚开始垂钓时应和制偏软的,这样溶水快,可充当诱饵吸引附近鱼称前来。垂钓一段时间后,应选用稍硬的粉团,这样保持持久,利于鱼儿吞钩。
台钓中的鱼饵最好在商店购买,因为台钓对鱼饵要求高,需专门配备,对于不同的鱼种,需各自具备香、腥甚至甜味。
粉状的鱼饵需垂钓者自己揉捏,可捏成圆形、圆锥形、圆柱形等。不论制成何种形状,需要符合这样一些原则:
第一,鱼饵的大小要合适,需与浮、坠等浮力合理配比;
第二,软硬要合适,水与饵的比例约为1:1,揉搓成小团后在空气中放置4分钟-6分钟吸收空气后再使用;
第三,钩尖应在鱼饵正中,钩底应与饵持平;
第四,不能使用和制太久的粉团。尤其夏天粉团在空气中发酵很快,应当场炮制及使用。
二、台钓粉状饵的自制方法
台钓的一大特点就是使用粉饵,入水膨化成雾状的粉粒引鱼汇集钓区久久不愿离去,并在钩上装同一种粉饵以迷惑鱼儿,诱钓结合,使其解除戒备而频频吞钩。
台钓用的粉饵在渔具店可以买到,品种较多,进口的有日本丸九饵,国产的有老鬼 、龙王恨、锦龙、东峻鱼饵等。每个品牌还分鲫鱼、鲤鱼、罗非鱼、草鱼等的专用饵。进口饵价格较贵,国产铒价格相对较低。目前我国学习台钓的人逐日增多,有些地区一时买不到或经济收入难以接受成品饵,也可自行制作。这里介绍几种自制专用饵的方法,供广大台钓爱好者一试。
1.主要原料选配
制作粉状饵的原料分为植物性和动物性两大类,植物性原料常用的有小麦、玉米、大麦、黄豆、豆饼、红薯、土豆、海藻、干青草等;动物性原料主要有鱼粉、南极虾粉、鳗鱼粉、动物肝粉、蛋黄粉等。如果现配现用钓取某些对象鱼的饵料,还应准备一些鸡、鸭、猪、羊等的血液及蚌肉、鲜活河虾、螺蛳肉打成的浆等。此外,还应准备调配各种专用饵所需的食用香精、食用色素和有关调味料。
2.加工程序
(1)首先将大麦、小麦、玉米、豆饼等原料用粉碎机分别磨成粗细不一,分袋存放。调配钓鲤鱼、青鱼的专用饵,料磨粗一些,钓鲫鱼的应细一些。
(2)再将料烘炒至色泽淡黄均匀。每个品种分别炒熟,并掌握好文火、勤炒、量少的要点。
(3)把各种经烘炒的原料待自然冷却后,按不同专用饵的配比倒入盆内混和,而后把可溶于水的食用香精和其他多种引诱剂一起倒入并拌匀。再用低温烘烤或文火烘炒一下,去掉多余的水分。最后把配制好的饵料按每次用量分别装入密封性好的新塑料袋内保存,以防止走味、霉变。
3.几种常用饵料的配比
(1)鲫鱼饵 按垂钓一天用0.2千克计算,一次配料2千克为宜。各种料的比例为:黄豆粉或豆饼粉15%、红薯粉或土豆粉15%、细玉米粉45%、大麦粉20%、蛋黄粉5%,再加入适量的清香型香粉和白色、淡黄色等食用色素。
(2)鲤鱼饵 鲤鱼身大、体壮,胃口也大,故一次配料应不少于3千克,且用料应稍粗一些。具体配比是:大麦粉25%、玉米粉40%、蚕蛹粉或鱼粉15%、动物肝粉5%、红薯粉或土豆粉15%,再加入适量的浓香型食用香料和食用色素。
(3)草鱼饵 台钓饵配制以素为主。主要原料为草干粉30%、小麦粉15%、玉米粉20%、土豆粉25%,再加入10%的海藻类粉料。这种饵入水即开始化散,草香、藻味随波漂流,可很快诱集成群草鱼汇集钓点。
(4)花鲢 、白鲢饵 酸味、腥臭味、雾化好的饵是配制花鲢、白鲢饵的要点。其主要原料是预先发酵好、具浓酸味的玉米面湿料。白鲢饵基本配比是:发酸的酸面料50%、玉米面30%、大麦粉料15%,再加入适量带腥味的虾粉、鱼粉。而钓取花鲢的饵,以主要原料为已经发酵的浓酸玉米湿面外,应加大腥味、特别是臭味,如臭豆腐汁、大蒜泥等的比重。
自制台钓饵料质量的好与否,除了看垂钓时上钩率,还要观察饵装钩入水后的化散过程,较理想的饵应在脸盆中试验时,入水半分钟饵粒表面开始膨化起一层雾状,而后开始自然化散剥落,这样逐步膨化,层层散落,但内层还紧包着鱼钩,直到约2分钟饵料全部化散、钩饵脱离(试验饵粒软硬度以钓者耳垂为宜),因此,大家在家多试验几次,就能达到理想状态。
三、台钓关键在于钓饵易溶
台湾钓法采用小竿、灵敏的漂坠系统、易溶的钓饵,近点垂钓(钓点与钓者距离近)。在这众多因素中,我认为易溶钓饵是台湾钓法的关键。由于钓饵易溶,在垂钓过程中,钓饵散落在钓点,起着诱饵的作用,钓饵与诱饵一致,使钓饵对鱼的适应性增强。另外,由于钓饵入水即开始溶化,而鱼更喜欢吞食溶化的食物,也大大提高了上鱼率(用海竿垂钓,用入水后溶化的糟食较之用入水后不溶化的固体钓饵上鱼率大大提高也证实了这一点),所以,台湾钓法能在多次钓鱼比赛中获胜。舍弃易溶钓饵这一点来学习台湾钓法,便是没有领会台湾钓法的真谛。反过来,如果用易溶钓饵垂钓,舍弃专为用易溶钓饵垂钓所设计的小竿、灵敏的漂坠系统和近点垂钓等诸多因素,同样,是在盲目地学习台湾钓法。
台湾钓法由于其钓饵入水即开始溶化,钓饵与钩结合力差,且入水时间越长,其结合力就越差,这样就有鱼吞饵后吐钩而去之虑,所以它非常强调其漂坠系统的灵敏性。有一些文章介绍甚至将漂坠系统调成鱼在其钩坠附近游动都能在漂上有所反应,这是由于其钓饵易溶而采用的迫不得已的方法,但这种变通却正好使整个组合更加灵敏。而当我们用传统的蚯蚓或面食垂钓,则没有这种顾虑。因此,当我们用传统钓饵垂钓时,就没有必要将漂坠系统调得那么灵敏,特别是当我们数个窝子轮换垂钓时,若其水深不同,每换,一个窝子就要精确调一下漂,很麻烦。当然,麻烦一点、能提高上鱼率,则不怕。但我通过与用坠重稍大于漂的浮力的垂钓方式比较,两者上鱼率并没有明显不同。将漂坠系统调得非常灵敏,特别是用整条蚯蚓垂钓时,还极易因提竿过早而脱钩跑鱼。
因其钓饵易溶,台湾钓法采用小竿和近点垂钓。因为钓饵入水后很快便溶化了,不论有鱼无鱼,需要不停地提竿重新上饵垂钓。小竿,使用起来轻巧,得心应手。而近点垂钓,既方便观漂,漂有轻微异常就可察觉,又由于是小竿、近点垂钓,垂钓者操作起来方便自如,反应灵敏。从鱼吃饵后漂有所反应,到垂钓者提竿钩刺鱼嘴这之间的时间缩短,这也有效地解决了由于钓饵易溶易造成鱼吞饵后吐钩而去的问题。而如果我们用易溶钓饵垂钓时用长竿,远点垂钓,第一、不便精确观漂,特别是在有风浪的情况下,更不易观漂。第二,从鱼吃饵漂有所反应到垂钓者提竿钩
刺鱼嘴这段时间延长。这两点都有鱼吞饵后吐钩而去之虑。又因长竿远点垂钓,抛钩饵至钓点不如小竿近点垂钓那么轻巧,得心应手,无论有鱼无鱼,又要不停地提竿重新上饵垂钓,就显得狼狈、不潇洒了。
台湾钓法因其钓饵易溶,提高了上鱼率,也因其钓饵易溶,造成了它的致命弱点,就是小竿近岸垂钓。它最造合那些鱼多且靠边的精养小水面鱼池,对付鲫鱼这类个体较小易靠边的鱼种为最适宜,所以在这类比赛中它能夺标。台湾钓法的小竿、灵敏的漂坠系统、易溶钓饵及近点垂钓,我认为这是台湾钓手在这类水域垂钓中经过千锤百炼的黄金组合。也正因为它是一种千锤百炼的黄金组合,为适应其它不同水域的不同情况的垂钓,而将这种组合分离出某个部分与其它垂钓方式结合,常常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大概就是〈中国钓鱼〉中有的文章中所写到的许多垂钓者学习台湾钓法,学来学去,最终还是舍弃,重新操起自己原来的垂钓方法垂钓的根本原因吧。
四、台钓的饵料与钓法
(一)、饵料
饵料是很重要的,钓鱼比赛既是钓技的比赛,又是饵料的比赛。使用鱼不喜欢吃的饵料,钓鱼的效果肯定不会好的。
台湾的钓鱼爱好者十分重视饵料的研究和使用。许多人既是钓鱼爱好者,又是饵料(还是钓具)的研制者或经营者,边试验边改进,因此在饵料方面是比较先进的,尤其是钓鲫鱼,罗非鱼(非洲鲫鱼)的饵料效果比较明显。
台钓大都使用一些进口粉状饵料,有专钓某一种鱼的专用饵料,也有钓各种鱼的通用饵料或叫万能饵,把水加进饵料里和成团,就可以挂钩钓鱼,这与传统钓法中使用面团或其它粉状饵料挂钩钓鱼没有什么不同。广州钓友感到面团效果不理想,喜欢用鱼钩反复湿水沾面粉,然后投进水里钓鱼,这种广州钓法也属同一类型。这些钓法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九是所用的饵料容易取得,便于保存,携带和调制使用,饵料下到水里以后,容易溶散,诱鱼效果好,除了起到钓饵的作用外,还起到诱饵的作用,也就是起到打窝的作用。所不同的是一些进口饵料,比较讲究色、味香,针对性比较强,使用对路的话,效果非常好的。
在钓鱼活动中,我们常常听到某某人可能有“秘密武器”这样的话。秘密武器指的是在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为什么鱼光吃别人的鱼钩,不咬我的鱼钩,一定有什么诀窍。说实在的,对某些钓鱼的人来说,秘密武器是存在的,主要表现在饵料的选用和调制上。虽然大家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同样的饵料和原料,但选用哪一种,用哪几种配合在一起,哪一种份量要多一点,哪一种要少一点,这就大有学问。我们可以把钓鱼的人比作大厨师,同样的原材料调味品,随着各人选用和调制的情况不同。有的厨师做出来的菜可能不怎么样,甚至令人倒胃口。这里面就可能蕴藏着各个人的绝招,也就是所谓的秘密武器,不仅台湾钓友有,大陆的钓友也有,这是不奇怪的。台湾钓法钓鲫鱼,他们使用的基本饵一般是日本或台湾生产的鲫鱼饵,地瓜粉(甘薯粉或土豆粉)等,牌号较多,还有各种添加剂,例如:南极虾粉,香草粉,蚕蛹粉等等,由各个人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选用和调制。
总的来说,台湾钓法除了在饵料上有它的长处外,在垂钓过程中对饵料的使用也是有讲究的。主要表现在:
1、 讲究饵料的针对性。鱼的胃口爱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正常情况下常常喜欢吃某一种东西,情况变化了就不一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