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岛游记
卢晓凤、郭天
国庆长假,朋友相邀到小麦岛游玩。据说它是外海上的一个长形小岛,尚未开发,我们决定到岛上住上两夜,垂钓、吃海鲜,感受一下渔家的生活。于是,三户人家、一行九人于十月一日晨浩浩荡荡朝小麦岛方向出发。
到小麦岛首先要乘汽车到福清的江阴镇,然后弃车登船走20分钟海路直抵目的地。确记,小麦岛只有一艘度轮,时间于每天中午一点半左右一天来,一天回,定要打听清楚往返时间,以免扑空。
我们于当日两点左右到达小麦岛。小麦岛其实就是海上缓缓隆起的一坐小山丘,岛的正中央,一条水泥小路横贯南北,是小岛唯一的主干道,花十五分钟的时间,可以从岛的南端走到北端。小岛的南面是一片比较宽阔平整的沙滩,正是我们上岸的码头;东、西、北面间杂着礁石和小面积的沙滩,小岛上散落住着七十几户人家。岛上的交通工具除了船,便是三轮板车,没有车马喧,只有海风和没有污染的带着海鲜味的清新空气 。
上得岛来,由于拖家带口的,行李甚多,见一岛上的母亲拉着平板车来接放假归来的孩子,便凑上前去,看能否搭载一程,不想那人很爽快的答应,并主动借车让我们拉到旅馆。于是身矮面黑、背阔腰圆的鱼头充当起平板车夫,加上他头带一顶宽边大草帽,将绳往背上一套,还颇象那么一回事,乐得三个没见过世面的城里孩子嚷嚷也要坐车,惹得路两边的人家纷纷对我们嘻笑观望。
岛上只有一家海之恋旅馆,条件简陋,好在还有热水可以沐浴。店主告诉我们这岛上倒是不缺淡水,村里几口水井从未干涸过,这对海岛是难得可贵的,只是缺电,只有每晚六点到九点半靠柴油发电。岛上的人家大都种紫菜为生,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出国讨生活,经济还是过得去的,但据我们观察,岛上人家生活简陋、民风淳朴,仿佛历史的脚步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
在旅店稍做安顿,那三条汉子已迫不及待拎着钓杆鱼具,美名其曰为今晚的鲜鱼汤做准备去了。剩下我们三对母子安营扎寨,就等着日头偏西,好去自在的游逛。下午四点的海滩,温柔、迷人,沐浴着一层柔和的金色阳光,遍是小贝壳的沙滩上,停靠着几艘古旧的渔船,海水轻拍海岸,一浪一浪的却在慢慢的向后退去。孩子们一到沙滩都欢呼雀跃起来,不为见到海,是因为有那么多可以玩的沙子,便迫不及待玩起来,妈妈们却着急要知道今晚的鱼汤落实了没有。终于在海岛东北角的一个礁石环抱的小沙滩找着三个当家的,急问今晚的晚餐准备妥当否,却道这里的鱼难钓、难钓。看来晚餐要另寻出路了,于是三个妈妈拎上小桶到礁石上看看是否有螺类可寻。恰是退潮的时候,粗砺黝黑的礁石露出湿湿的水位线,在海水刚刚浸过的石面上,密密麻麻吸附着一种椭圆形比钱币略大的与礁石同色的螺,不一会儿的功夫,我们就捡了满满一小桶,那三位男士的战利品是一只小海鳗和两只不知名的小海鱼,咳!看来今天的晚餐只能到饭店里解决了。
海岛的早晨总比别处来得早,六点的光景,天已完全放亮了。早早的起床、享受十月海岛怡人清新的空气、悠闲的踱步至南沙滩,发现眼前的海已是另一付景象,海水已退得远远的,露出一大片黝黑的泥滩,也露出了渔民们种植的一排排紫菜架,远远的几个早起的渔民背着似乎是电鱼的家伙,拎着操网在泥滩上忙碌着、、、、、、和平说这正是赶小海的好时候,于是一行人纷纷卷起裤腿,撩起袖子、直入海滩。泥滩踩上去粘乎乎的,不是太舒服,可是随处可见一些漂亮的海螺,拾起一瞧,贝壳里还躲着一个张牙舞爪的小家伙,挠挠它,居然毫不客气的伸出钳子就是一口,原来这些漂亮的贝壳是寄居蟹的家,它正恼怒我们侵犯了它的家呢!在一些有着浅浅的积水的地方,一群群的小鱼在迅速的游动,有的还在水面一跳一跳的跑,大伙都兴奋起来,以手代网,扑将过去,也顾不得泥浆溅了满身,那些小鱼个头虽说不大,身手却矫健敏捷、毕竟是野生的纯天然的土鱼,充满旺盛的生命力,不似人工饲养的家伙,蔫头蔫脑的没有一点活力。后来得知那会跳的小鱼是弹涂鱼,俗称跳跳鱼。此次讨小海获得的战利品有十来只跳跳鱼、两只石蟳、一只美丽的海星,还有一只小鲎。提起鲎,它可是“海洋生物活化石”,在地球上已生活了四亿多年。这只小鲎还很小,只有半只手掌大,伸着长长的剑尾,在我们的手掌上缓慢的蠕动,这只可爱的小家伙是这个岛上一个讨小海的大姐送给我们的。当然,在孩子们开了眼界、见识了古老的生物后,我们将这只省二级保护动物放回了大海。
最后,一定得说说岛上的吃。小麦岛上的居民家家养殖紫菜,当退潮的时候,可以看到滩涂上一排排用木棍扎得整整齐齐的,似乎用来凉晒东西的支架,在这些支架上绑着密密的绳索,绳索上黑色的小植物就是紫菜。据岛上的居民介绍,紫菜分为头水、二水、三水…..所谓头水就是第一次采摘的紫菜,味道最为鲜美,以此类推,价格相差甚远,头水紫菜一斤可卖到几十元上百元,而三四水的就只能卖几元钱了。在岛上我们品尝到了头水紫菜泡的汤,味道果然不同凡响,纯綷紫菜泡的汤里,只需加一点盐便清甜可口、回味无穷。另一道美味是岛上特产的虾,此种虾长相类似明虾,捕虾人要等海水退潮后,背着自制的类似电鱼的家伙,在滩涂上将虾刺激出泥洞,再用操网将其捕获,原来着早晨所见的那些背着家伙的渔民不是在电鱼,而是在捕虾,倒成了小麦岛的一道风景。此虾大者有人的中指粗,小者如孩子的小指,纯天然、无污染,用海水养着两天依然存活,吃时只需水灼,虾肉细腻紧致富有弹性,其味鲜美异常,不是人工饲养的虾所能比拟。到这岛上非吃此虾不可,不过到岛上时,最好先和饭店的主人预定,因为渔民电了此虾,大多拿到陆上卖,一斤能卖到二三十元钱,不先预定还吃不上呢!岛上还有一样特别的海鲜为石蟳,它的长相似蟹,喜欢居住在礁石逢里,故颜色与礁石相仿,浑身长着细细的绒毛,乍看有些脏兮兮的不那么讨人喜爱,但只要尝一口它的味道,定会让你爱上它。小麦岛由于地处外海,不适合发展养殖业,故岛上的海鲜纯为野生,只可惜我们来的时间不对,品尝到的海鲜品种还不算多,店老板说每年的五六月份海鲜最多,看来明年的五一节,一定得再来一趟小麦岛,不仅为了那些令人馋涎欲滴的美味海鲜,更为了那没有污染的海风和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