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钓鱼不久,看各种帖子和教程学习调漂,什么调平水钓两目、调四钓二、调几钓几、钓灵钓钝……学的我是头晕脑胀,没事在脑子里就反复推演模拟,想象双钩在各种方法下,可能是什么状态。
中间去试钓了几次,发现如果不计算钩重和饵重,哪种调漂方式都不是很靠谱:有时用袖2袖3挂蚯蚓,非常轻,有时用伊势尼大钩挂搓饵,钩饵重悬殊巨大,有时还要换漂……太多的变量,想的脑子疼,没有万全之策。
突然灵光一现,我们调漂不就是为了控制双钩在水底的状态吗?或灵或钝(有的想下钩躺底,上钩触底,有的想双钩躺底,有的想下钩躺底,上钩悬浮),我可以按照预设的双钩状态,反过来调漂啊!
1、裹重铅找底,挂不挂子线都无所谓。前后左右多找找,尽量选块水底平坦之地。
2、调整浮漂,露出水面一目即可。把最上的太空豆撸到漂尖下面一目(平水处),此时,铅皮座到此太空豆的距离,就是水深(水线长度)。
3、挂上子线双钩,按照自己想要的双钩水底状态(比如我喜欢双钩躺底,子线在上钩3厘米处弯曲向上的微钝状态),这时拉过挂子线那一头,折过来,铅皮座对齐最上的定位豆,往下找到上钩上面3厘米的点,此时下拉最上面的定位太空豆到那个点——这就是新的定位点!
4、此时,定位太空豆到上钩上方3厘米处(我想要的子线开始弯曲处),就是作钓点的水深!
5、不要入水,上下撸浮漂,使漂尖比定位太空豆高两三目(设定钓目),此时锁定浮漂的位置。不要再挪动太空豆的位置。
6、抛竿入钓点,开始修剪铅皮,直到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是第5步设定的钓目。齐活!
这时双钩在水底一定是我预设的状态,因为双钩都躺底了,所以钩重饵重都无所谓了,全部不会影响到线组的平衡。
需要双钩是其他水底状态的,照葫芦画瓢,一样处理定位豆的位置即可。
如果抛竿没抛准,比如我现在就经常抛不准,抛到了一个更深的地方,钩饵一定会把浮漂往下拉,钓目会明显变少,甚至沉入水面,这时就知道钓深了,拉回来重新抛。
如果抛到了一个更浅的地方,浮漂还会是那个钓目,大不了子线更弯曲一些(更炖一点),不耽误钓鱼。除非钓目变多了,那就是八字环甚至铅皮座触底了,拉回来重新抛。
我这个办法是先测定水深,再根据希望的双钩状态和钓目锁定浮漂的位置,最后修剪铅皮到预设钓目。
不用管钩重、饵重、浮漂吃铅这三个变量的影响,保证双钩是你想要的水底状态。
适合我这样的新手。
至于以后想调钓出更多的花样,等钓技进步后再说吧,现在太复杂的搞不了。
大家觉得我这办法有什么问题?或者缺陷?
请各位钓界前辈不吝赐教!
这不就是带钩找底的懒人版吗……最大的问题就是你的线组平衡点找不到,因为你钩子一直触底,如果你要改钓浮或者是双钩躺底改单钩触底钓灵就需要重新剪铅,非常麻烦。关于调钓我专门写了个帖子,点我头像去看看吧,希望能帮到你。
兄弟你说的对。
我认真学习了你调漂的帖子,获益匪浅。有个问题:如果半水空钩调3目(按你帖子里的例子),挂上饵后,因为双钩饵重的悬殊很大,将很难确保某钓目时双钩在水底的状态。拉饵或搓饵时,饵球大小肯定无法做到每次一样重。
哈哈终于看到一个调漂不一样的钓友,写的很好学到很多,还有斜风细雨钓友的调钓帖子我也去看了,真好学习了,
我也是个新手,有个想法,第一步,直接精确找底,子线是双钩的话一钩躺底一钩触底(这样算是不灵不钝很精确的找底了吧)重铅挂在上钩,测水深,然后浮漂直接你想调到几目就拉到几目。比如5目。第二步,取下重铅,根据你浮漂的吃铅量,主线上铅,然后开始修剪或增加铅皮,一直调到你刚才重铅找底时自己浮漂定的目数。比如刚才调的5目,现在就调到5目此时钩饵一定是一钩躺底一钩触底,以此为基准,根据实际情况再怎么调心里就有数了吧,是这个道理吧?
我以调3目举例子是因为野钓中多数是钓双钩躺底,这样无论拉搓目数都不会变化。另外,钓的多了,不用说搓铒,拉铒也可以做到每次差不多一样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