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垂钓提竿中鱼老是脱钩?
鱼吃饵使提竿中鱼脱钩很正常,但是老是脱钩就很反常了,这种现象只会发生在初学者身上,毕竟每一个钓鱼能手都是那样过来的。那么为什么垂钓明明中鱼,鱼钩却老是挂不住?
老表在多年的野钓过程里面;
将此现象归纳为三种可能性。
第一、鱼竿问题:
鱼竿的调性太硬,加上咱们提竿的动作太猛,明明将鱼嘴唇钩住了,但是鱼竿不够软,我们力道过重必然会将鱼嘴拉豁。
如果鱼竿软一点,鱼竿的竿尖就不会迅速弹起来,当然,提竿动作小点也不会拉豁鱼嘴,提竿动作太大,这是初学者的通病。
所以,每次提竿的时候我们别太激动,动作要快但是力度绝对不可以太大,比平时提空竿时大一点力度就可以了。
第二、鱼饵问题a:
比如钓鲫鱼用四号袖钩比较合适,即使是三四斤的鲤鱼也没问题。但是有一点,饵料状态得好,开的太硬的话脱钩的概率就太大。
因为初学者总是挂不住饵,状态非常好的饵料可拉也可以搓,抛入水里不会掉,但是每次提竿饵料必须得掉。
泡在水里时间太久也会掉,饵料没有了,浮漂就会浮出原来不挂饵的状态。初学者就不会掌握了,这样的饵料挂上钩其抛出去就会钓,所以会加拉丝粉;
拉丝粉过量的话,每次提竿饵料还在,或者在水里泡很久饵料都不会掉,这样鱼吃到饵,饵料就会挡口,鱼钩不能顺利的刺到鱼嘴或者不能刺太深,自然就脱钩了。
第三、鱼钩太小:
如果我们以三号袖钩去钓鲫鱼,越到大板鲫的话肯定不行,鱼嘴和鱼钩悬殊太大,鱼钩不容易刺得太深,咱们又急于求成,想三下五除二将鱼硬拽上岸肯定要脱钩。
当我们遇到大个体的鱼切记急于求成,首先要沉住气,第一要领不能让它拔河,一旦拔河你就输了。
只要咱们将鱼竿扬起来了,就可以不慌不忙的溜鱼,但是一定要将鱼带出窝子里面,不能在窝子里呆太久,关键是把鱼能带出水面就赢了大半,让鱼呛几口水它就老实了。
一个老钓手即使是鱼钩够大,每次中鱼只要是三两以上的鲫鱼都必须用抄网起鱼,这又不是黑坑抢鱼,野钓三两以上的鲫鱼永远都不会直接飞起来。
因为不确定鱼钩刺得有多深,没有刺多深在水里没有脱钩是因为老钓手手上用力均匀,力度合适加上水的浮力鱼没有脱钩,如果用蛮力直接飞或者在身边用手提线,鱼钩挂住的鱼肉承受不了鱼自身的重量肯定就脱了,或者那一点鱼嘴直接就豁了。
不论初学者还是老钓手,这样的现象挺多的,老钓手有时候没带抄网只能那样干。
第四、鱼钩挂饵问题b:
有时候咱们挂谷麦或者玉米,如果以五号伊势尼鱼钩挂玉米的话,玉米就会挡口,除非挂小麦比较合适。
玉米挂在五号伊势尼上面,基本将鱼钩刺鱼的条件全都破坏掉了,除非是七号或者八号鱼钩将玉米挂住才有可刺鱼的余地。
写在最后
钓鱼脱钩是多方面的原因,作为初学者的我们来说,只有在多次的实际钓鱼过程里面才能总结到经验。
特别是野钓,要面对的情况太多了,每一次出钓都不确定能够遇到什么鱼,这也是野钓的刺激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