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找到泳层去投饵,鱼儿咬钩不停歇

钓鱼的单先森2021-08-30 09:55:59

找到泳层去投饵,鱼儿咬钩不停歇

在野外垂钓,水广鱼稀,大约很少小鱼比较多的情况是常见的。由于是野钓,因此水域中的鱼的种类十分繁杂,不同的鱼其生活习性、吃饵习惯和泳层都是不同的,甚至有的差异性很大,因此要想在野钓中找准鱼的泳层,增加鱼的上钩率,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为了找到鱼的泳层,我认为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技巧。

按照所钓对象鱼找泳层

不同种类的鱼,在水中栖息、生活的水层是不同,例如温水性的鲤、鲫、青、鲇喜欢在下层生活,草、鳊多在中层生活,鲢、鳙常在中上层生活,而黑、鲌和某些杂食、肉食性鱼类会在上、中、下层都去,到处游弋觅食,哪里温度适宜、溶氧丰富、饵料充足就奔向哪里。

垂钓时,确定好要钓什么鱼,就可以针对目标鱼选择适口的饵料,并且钓它们坐在的泳层,这样就比随意抛投上鱼率高得多。一般来说,我们钓的淡水鱼以底层鱼为主,在水深不深、水温偏低、水清澈或者水适合鱼类生活的范围内时,都应改钓底。

在调漂时,按照调漂的方法正常调漂,做到上钩轻触底、下钩卧底时,非常适宜各种底层鱼类吃饵咬钩,这种情况下往往能钓到更多的鱼,也更容易有大鱼咬钩。

高温天气钓早晚

鱼类和我们人不同,人在健康情况下的体温基本是保持不变的,而鱼类是变温性的动物,体温会随着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当外界水温变化接近适宜鱼类生存的温度界限,或者水中溶氧过低时,鱼就无法正常生活,也就不会吃饵咬钩了。不过在高温天气的早晨和傍晚,由于没有太阳直射,光线不强,此时温度倒是适宜鱼儿活动,同时鱼儿饿了一天也急需觅食,因此在早晨、傍晚钓泳层也是不错的。

另外除了早晨和傍晚,夜钓也是不错的选择,夜深人静的时候,由于温度适宜,再加上晚上比较安静,鱼类一般都能大胆地活动、摄食,不论饵钩钓哪个泳层,都会有鱼在自己常居的泳层进食上钩。在白天垂钓,由于温度的关系,不会有鱼上钩,而到了晚上垂钓,在原来的钓位、钓具、饵料不变的情况下,却常常会有鱼咬钩。这就说明在夏天夜钓,按对象鱼的泳层下钩很灵验。

低温时钓底层

到了晚秋和冬季,在我国都是白天时间短,夜晚时间长,此时天气寒冷,气温和水温都不适宜鱼儿活动,尤其是温水性的鱼,为了躲避严寒都会离开浅水区,游到深水区和其它温度较高的水域避寒,此时鱼儿处于冬眠或者版冬眠的状态,不愿意活动更加不愿意吃饵,此时按常规的方法钓鱼很难有好的收获。

但是,此时也并不是封竿不钓,一些耐低温的鱼,例如鲫鱼还会有一定的进食能力,只要我们在垂钓时能够找到鱼的栖息场所和水温较高的水域的底层,选准位置下钩,也会有耐不住饥饿的鱼咬钩吃饵。

低温时垂钓,最常见的钓点就是在深水区,因为深水区的水温相对其他位置会高一些,温度变化也比较稳定,鱼类都会跑到深水区过冬,因此此时找泳层可以选择深水区的底层。由于低温下鱼类不活跃,不愿意活动觅食,此时使用的饵料要选择腥味的动物性饵料,一来味道腥扩散快,能有效地诱鱼;二来冬季鱼类能量消耗大,急需高营养的食物补充体力,因此动物性的饵料就成为了首选。

空气湿度大,气压低要钓浅层

水中的溶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水中的水生植物,例如水草、浮萍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饵是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中。因此我们就可以知道在水体中都是水的上层溶氧量高,而在水的下层溶氧量就会比较低。因此,当外界空气湿度大,气压低时,水中的溶氧就会下降,同时空气中融入水中的氧气也会减少。当水中的溶氧量低于2毫克每升时,鱼儿就会感觉不舒服,不愿意活动,没有力气游弋觅食。有的鱼会出现浮头的情况,也会有鱼游到近岸处的水草边和阴凉处等溶氧量高的水域呼吸。

此时鱼儿虽然不愿意主动寻找食物,但是当有食物送到它们嘴边时,它们也不会拒绝,同样会张嘴吃饵。因此在水中溶氧低,鱼儿轻微缺氧时,只要我们能正确分析目标鱼改变泳层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应变,找到泳层投钩诱鱼,同时钓法上可以使用逗钓的方法,也会有收获。

不过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适合轻微缺氧的情况使用,如果水中溶氧量太低,已经超出鱼儿承受范围内,此时别说吃饵,连活着都成问题,就更别提咬钩了,此时就应该收竿回家,以后再战。

避开闹区钓安静

鱼类中的绝大多数是弱者,它们在人类和凶猛的禽兽面前往往处于被掠取和吞噬的危险中,为了安全都喜欢在安静的地方活动,因此,鱼儿尤其是野生的鱼,都是非常警惕胆小怕事的,鲫鱼尤其如此,即使慢条斯理在水的表层群游的鲢鱼,在遇到大的干扰受到惊吓跳出水面后也会潜伏躲藏,因此我们在选择钓点的时候,还是要避开人多车多的区域,选择安静的环境垂钓为好。

变温前后抓住时机,底、浮兼钓

近些年来,我们北半球气候受到厄尔尼诺和各种恶劣天气的影响,温度变化剧烈,灾害频发,经常出现北旱南雨的情况,甚至有“五月飞雪”、“一夜入冬”的天气。因此我们在垂钓时要留意天气情况,如果天气温度发生剧烈变化时,就要停止出钓。由于天气温度突然变化,鱼儿又是变温性的动物,自身调节能力差,此时就不愿意吃饵,出钓也不会有好的收获。

不过,在温度发生巨变之前的一段时间,反而是垂钓的好时机。鱼类的感知性要高于人来,在天气发生变化前,往往能提前感知到,因此为了储存足够多的的能量度过恶劣天气,就会抓紧觅食,储存能量。因此在水旷鱼稀、温度多变的情况下,能抓住温度变化到来之前鱼类短暂的摄食期,垂钓不同的泳层,会有不错的收获。

找鱼的泳层垂钓,是最行之有效、效率最高的方法,把饵料投的鱼的身边,鱼自然更容易咬钩,如果投饵在不同的泳层,鱼类可能会找不到饵,就算找到了饵料,由于鱼的警惕性高,也可能不愿意改变泳层去吃饵。因此我们在垂钓时,一定要根据目标鱼的生活习性和当天的天气环境,判断出鱼的泳层,针对泳层投饵,方能有好的鱼获。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写的这么好,赞一个

很久以前哈尔滨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