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录生活
~~
母亲河的水闸
经历着岁月的洗礼
每次回乡都要来看看
这里有我儿时上学的经历
也有我妈妈小时候的鱼事
甜蜜的记忆时时环绕
~~
现在有了铁艺栏杆
有了电动提升闸门
和煦的冬日夕阳下
流水潺潺粼粼波光
~~
~~
曾经的船闸
独木桥成了水泥板
青石墙已花白斑斑
闸门早就不知去向
航道已经清澈见底
守闸小屋只见地坪
~~
~~
记得六年级的时候
整学年都需要经过这个水闸
没有电动闸门楼
桥面没有这么宽
两侧也没有栏杆
过船闸是活动的独木桥
在雨季河水暴涨
胆小的女生需大人护送
水闸放水的声响巨大
飞溅水沫能打湿满脸
~~
~~
从家到河边大约15分钟
从河边到学校还要半小时
记得以前跟堂妹一起上学
每天都是起得早早的
虽然离学校算最远
到校都是数一二的
那时节都是田间小路
雨天泥巴黄
旱天尘飞扬
~~
现在都成了水泥路
乡村建设大变样
公路都到了家门口
之前的泥土房茅草屋
都成了白墙黛瓦的洋楼
~~
~~
路遇一只四眼黑狗狗
不知客从何处来,眼生哈
这还真是拿横眉冷对我
喂,我是你邻居
借过一下咯
~~
等我错身过去了
这家伙还是没有忍住
好像要尽职一样的
对照田野狠劲地嚎嚎
哼,别想糊弄我
你就是外乡来的
~~
~~
船闸在母亲河西侧
地势比较平坦
东侧有山丘
修建有一个水轮泵站
下图大树下小白屋
就是水轮泵站房
石头墙上的黑洞
就是流水过道洞
洞中水流带动水轮叶片
水轮机抽水用于灌溉
渠道长度比我走路过来两倍好多
每年都要组织修缮灌溉渠
~~
这个水轮过水洞里
有多次经过鱼群
尤其是十几斤的大鱼
都会被叶片打晕
我们有几次放学遇到过
会游泳的伙伴首先发现鱼群
轻轻走过去抱住
然后一个甩尾巴
直接就把人掀翻
都有一米四五长度
然后惊动附近的村民
那个抓鱼场面仍历历在目
过瘾
~~
遗憾
长大后
再也没有了
只留河水潺潺依旧
~~
~~
听妈妈说她们小时候
这河里鱼真是多的厚
尖脚太姥姥去钓鱼
不上斤的板鲫都不要
小姥爷河边去甩白条
三姐妹捡鱼都搞不赢
跟舅舅晚上去打火塘
随便都挑回来好几担
~~
现在可不比往昔
三代人的过程
明显是三个不同的鱼世界
如今这里只有小鱼咯
能保住小鱼已算是好的
刚好遇到两位钓友在认真作钓
近边这位直接坐到水里边去咯
走过去看了下情况
应该有十来斤的样子
他早上6点从临县过来的
8个小时都这么刷
换了一次钓点
仍是干劲满满的
~~
2.7米小竿细线0.8+0.4
小袖钩拉饵钓浮不足1米
竿竿都不落空
时不时的还有双飞
指头大小马口真多
回去作成火焙鱼干
这个是真的美味哦
~~
~~
深秋的河面
水位已经很低
雨季满水位要深2米左右
现在正好四处看看
记住几个回湾深坑
包括这位钓友的钓点
是隐蔽在乱石中的暗坑
鱼儿呛水游过来
正好落脚休息
都被他一杆杆悉数收拾咯
~~
~~
上图岸边就是一个不错的位置
相对河道深度多了接近一米
下游方向有树丛杂草掩映
在水流合适的情况下
这里是一个停水缓流区
面积大概十来平米
等有空可以来试试验证下
~~
~~
母亲河水依旧潺潺
水闸小桥变换容颜
甜蜜思绪常常回味
记忆渔事娓娓道来
~~
亲
感谢围观
分享继续
祝
大鲫大鲤
多多爆护
~~
回忆过去,我们就成熟了老了。图二阔以钓鱼吧?记得小时候栽秧子的时候,田埂边上好多萤火虫,好漂亮。
现在有闸口和大坝了,好多鱼回游不到原来产卵的地方了。
嗯呢,不好通过,我们这还留有过水通道
钓友您好,您的这篇帖子写的非常好!可以再具体写一写鱼情、中鱼的过程,或者写一写在钓鱼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事儿等,谢谢您!已把该文章推为本地精华,希望您再接再厉,图文坚持原创,祝您大鲫大鲤,天天爆护!
这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