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野钓大物要做好一下几点

美人鱼上上2021-08-27 06:29:23

一、钓位

很多网上的大师,会给大家灌输这么一个概念,一年四季不同,好钓位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所谓的钓位根据鱼情不同而发生变化。

其实这个说法,压根就不靠谱,季节不同,汛期前后不同,同一钓点的水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水温会发生变化。

所以垂钓环境会发生变化,钓深、钓浅会做出调整,但是,好的钓点,在一年四季,都是好位置。

比如洄湾、铧尖、沟叉、堤坝、桥墩、闸口,春季钓鱼,连杆不断,理论上,夏秋冬三季,选在类似位置,鱼口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是,想要守钓大鱼,有一个必要的前提,是水面一定够大,小沟小渠小池塘里想要守钓到大鱼,还是七八十斤的大家伙,那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

大鱼的存在,必然要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生态链来维持,水域面积小、水储备量小,即便水里全是水草、水藻,也很难孕育出一条大体型鱼。

反之,水域面积大、水体储备量大,生态链、食物链的环节多而齐备,处在食物链最底端的小杂鱼、水藻、水草、水生昆虫基数庞大,所以孕育出大鱼的概率就非常大了。

二、大窝、重窝

随着自媒体资讯的发达,大盆大窝效果好,还是小勺守窝效果好,这一直就是钓鱼人们,谁也无法征服谁的一个非常有有争议的观点。

但是,就实战渔获来说,相较于打窝的数量和渔获做对比,不管是大盆打窝,还是小勺抽窝,相对于钓小体型鱼而言,都是大窝、重窝。

这一点,即便是小勺打窝的发起者崔老师,也无法回避这个问题,真要说一勺窝料就能吸引大鱼进窝,这就好比用气枪能打下来一支老鹰一样,有几率,但是近乎于零。

三、大钩、粗线、硬腰长竿、大吃铅浮漂

有没有钓友在浅水、近岸钓上过大鱼呢?有,而且不少,但是相较于大多数实战渔获得数据相比,这个数量还是比较少的,所以钓远、钓深,必然是首选。

既然钓远、钓深了,那么鱼竿的竿身必须要硬腰,否则一旦有鱼咬钩,即便中钩鱼的个头比较小, 遛鱼半小时真不是什么稀罕事。

同理,大鱼的个头大,鱼唇张开的幅度大,鱼唇内壁质地坚硬,虽然不排除小钩能刺中大鱼的鱼唇,但是,这绝对是个例中的个例,属于纯粹的偶然性事件。

至于细线博大鱼,这就纯属违反物理常识了,一般我们将10斤以上的鱼称之为中体型鱼,30斤以上的鱼称之为大体型鱼。

而鱼在未出水之前,一旦中钩,还会剧烈挣扎,还有水的阻力,此时鱼线的承受的拉拽力,基本上是中钩鱼体重的3~5倍以上。

那么鱼线拉力的阈值是有上限的,即便软竿能卸力,也不可能超过物理常识,什么0.4的子线、0.6的主线钓上30斤的青鱼,这就基本上是剧本了,现实是做不到的。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