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压风线是真有必要还是多此一举

钓鱼的单先森2021-08-12 11:28:13

压风线是真有必要还是多此一举

文章前引:接触台钓的钓友想必都知道有“压风线”这一基本操作,但是还是有很多钓友并不清楚(特别是刚接触台钓的钓友)为什么要压风线?压风线有什么用处?是不是每次抛竿后必须压风线?那么上述问题真的如此重要吗?下文将为你一一解答分析。

本文导读

什么叫“压风线”

“压风线”的优势

什么情况下需要“压风线”

什么情况下不用“压风线”

什么叫“压风线”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叫“风线”?

“风线”是指鱼竿竿梢绳以外露在水面的鱼线。而浮漂座以下没入水中的鱼线称之为“水线”

那么“压风线”顾名思义就是把竿梢绳以外露在水面上的鱼线压到水下。一般压多少到水下呢?推荐压5-10公分深,即竿梢没入水中,5-10公分。

压风线示意图

“压风线”的优势

压风线的主要优势:

风线露于水面会受到漂浮物,风速和走水的影响,扯动露出水面的鱼线从而引起走漂和浮漂发生倾斜等情况发生,对判断浮漂动作产生干扰因素,影响钓手对浮漂信号的判断导致错失鱼口,又或者是出现假信号导致提竿不中鱼等情况。压风线操作能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发生。

水面有漂浮物需要压风线

能够更准确的将饵料抛投到选定窝点上和有效的减少抬竿刺鱼的时间差(相较于不压风线)。

延伸知识:

压风线标准动作如下:每次向前方抛满竿,等浮漂翻身站立后往下压竿梢,再向后方拉动鱼竿带动浮漂向后走,使竿梢到浮漂座露于水面的鱼线全部没入水中,再把鱼竿放在炮台支架上,最后稍微前送鱼竿使线组处于较松弛的状态,压风线操作完成。这样做带来的好处就是线组不会出现绷直的满竿状态,一旦中大鱼后才有充分的余量和空间第一时间抬起竿子来进行刺鱼、遛鱼,避免拔河切线的风险(一般推荐压风线操作后竿子和线组呈现“八分竿”状态为最佳)。

压风线标准操作示意图

如果你每次抛竿操作均按上述步骤进行,压风线后拉回鱼竿和前送鱼竿的位置固定在鱼竿的某一选定位置上,饵料会出现落点几乎在同一位置的情况。一般老钓手会选择炮台的后挂支架处作为定点位置对应鱼竿大把节的某处参考位置进行抛竿后的饵料定点,如:鱼竿的某处商标位置、鱼竿的某个字符位置等标记对应炮台后挂上羊角叉口处就是选择参考饵料落点的最佳位置。

饵料定点抛投后选择参考点示意图

什么情况下需要压风线

鱼口稀少时和作钓大物时

这种情况一般是在作钓水域面积很大的钓点,如:水库和湖泊等钓点。这些环境由于水一般很深,然后挂的是不招小鱼的饵料垂钓中大型鱼类,抛竿到位后会停留时间稍长,不需要频繁换饵的情况下。压风线减少干扰信号发生是必须要使用的。

水面有漂浮物,有风速和水流干扰时

这些情况是各种作钓环境中最常见的因素,为了避免上述因素对风线造成的影响导致浮漂出现虚假杂乱信号发生时,需要进行压风线的操作。

钓鱼人正在进行压风线操作

什么情况下不需要压风线

鱼口快且鱼口多时

当鱼情处于高频率高节奏时,鱼口也多时,不必压风线。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再去压风线,会导致饵料晃动引起鱼儿的警觉性,导致丢失鱼口和第一时间出现的各种准确的浮漂信号,得不偿失。

压得太深,错误的压风线动作

没有风速,水流,漂浮物等影响的前提下

当作钓水域风平浪静时,没有上诉外在因素影响的前提下,浮漂信号不受上诉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可不必压风线。

风平浪静的水面可不压风线

黑坑抢鱼时

作钓黑坑抢鱼时,因为鱼口多为生口鱼,需要打频率抢节奏钓得更多的鱼获时。因为你的高频率换饵、上散炮等操作频繁,所以不需要压风线。

作钓水域水太浅时

当作钓的水域水位太浅时(五十公分左右),再进行压风线操作会造成很大的动静,从而惊吓到水里的鱼儿。

采用打浮和钓行程等快频率作钓方式时

采用钓行程和打浮这些特殊钓法时,提竿频率会很快饵料也会散落消耗很快,频率也是相当快的每个回合,所以不需要压风线。

最后总结:压风线操作不是作钓中必须要进行操作的步骤。要因时因地的选择,不必刻意追求各种钓鱼视频中的“帅姿势”而去压风线,毕竟钓无定律,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得心应手。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没毛病支持

很久以前哈尔滨

建议多上图有机会上首页让更多钓友看到

很久以前哈尔滨

学习了

很久以前哈尔滨

谢谢

高手可乐爱钓鱼

建议多上图有机会上首页让更多钓友看到

很久以前哈尔滨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