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8月10日/周二/农历七月初三
地点:图们 . 布尔哈通河磨盘山段
用竿:4.5m/5.4m
线组:主1.2+子0.8
用钩:金海夕6#/7#
钓法:跑铅钓/悬坠钓
钓饵:一包饵面食/大地蚯蚓
窝料:红虫颗粒/生鲜玉米
日出/日落时间:04:21分/18:31分
日前浏览钓鱼天气预报,看到8月10日天气不错,于是与老张和老刘钓友约定到磨盘山大河野钓。当天早4:00时许仨人从小区出发,4:30分许到达磨盘山水电站大坝上游的第一钓点。
老张钓友路边泊车,俺仨来到河边踏察一番,发现一处溪流汇入点裹携泥沙淤积成洲形成一片稳水湾。大家随后取下装备,试钓一番,但试钓一个多小时没得啥鱼获,决定更换钓点。
6:40时许,我等转移至水电站大坝和铁路大桥之间的传统钓场。只见钓鱼人寥寥无几,水位下降几近干涸,河床中石头裸露出来。本人在铁路桥上游寻找钓位,老张他俩则去了下游。
7:00时许,本人抵近磨盘山铁路大桥附近,只见那里有位朝鲜族老者正在垂钓,见其用4.5米短竿钓浮,仅收获几尾小白条。本人绕过其钓位,在一片巨石堆中选定一稳水区域作钓。
老张和老刘钓友则驱车前往铁路大桥下游寻找钓点,最终他们寻得一比较满意的新钓点。据悉那里水流比较平缓,水位相对较深、架杆支伞方便,偶见鱼跃翻花,估计那里一定有鱼。
进驻第二钓点后,本人先出了一把4.5米的鲫竿,测定水深约1.7~1.8米,发现此地不咋走水,于是将跑铅钓组改为悬坠钓组,上钩挂面食,下钩挂蚯蚓,打了少许窝料便开始作钓。
8:00时许,出竿后本人这里一度没有啥动静,而身旁的朝鲜族老者却一会儿上一条小白条。本人索性再出一把5.4米的钓竿,挂上蚯蚓愿咬不咬,还别说出竿不久便上了一条嘎牙子。
8:30分许,好久不见动静的4.5米鲫竿浮漂呈现出顶漂漂像,立马提竿刺鱼,钓获一条半斤来的大板鲫。旁边的朝鲜族老者言说:看来你挺会钓鱼的,这一条就赶上他所有的鱼获了。
9:30分许,鱼情进入半衰期,旁边的朝鲜族老者会意同伴收竿返航。9:40分许,在其离场之时本人注意力不够集中,猛然发现4.5.米的短竿黑漂了,试着提竿钓获一条不太大的鲶鱼。
10:30分许,多云转晴。立秋后的骄阳似火,强烈光照与时俱进,直射本人钓位。本人拿出从某宝上淘来的伞帽,并取出偏光镜片带上 ,以缓解炎炎烈日和逆向强光带来的视觉不适。
12:00时许,本人与老张钓友通话了解彼此情况。据悉老张钓友一上午除钓获一条半斤左右的大板鲫外,还钓获若干小杂鱼;本人一上午则钓获两条鲫鱼、两条嘎牙子和一条小鲶鱼。
一般情况下,下午的鱼情都不太好,不曾想吃过午餐之后我这里来了一波小高潮,两把钓竿分别钓获两条鲫鱼,14:00时之后再没来鱼。15:30分许老张钓友微信吿知我16:00时收竿。
16:00时还没到,本人提前收竿,15分钟后收纳装备完毕,来到路边等候老张和老刘钓友。16:30分许车子来到,大家告别钓场,打道回府,结束了一个对时的磨盘山大河野钓之旅。
涉钓小结:
1.鱼获情况。当天本人钓获6条鲫鱼、2条嘎牙子(黄颡鱼)和1条小鲶鱼,合计9条鱼,称重2斤高高的;老张和老刘钓友每人钓获两1~2条鲫鱼和若干小杂鱼,估重不足2斤。
2.天气情况。据钓鱼人APP天气预报,当日多云,东风2级,气温17/25℃,湿度72%,气压975hPa,钓鱼指数为91分,适钓程度显示“适宜钓鱼”。
另据钓鱼天气预报(定位于磨盘山),当日多云,东风3级,最高温度24℃,最低温度18℃,昼夜温差6℃;湿度79.0%,气压972hPa,比历史同期平均水平979hPa低了7hPa,钓鱼指数为84分。
3.鱼情分析。客观上讲,当天磨盘山大河降水、水浑、气压较低是野钓的三大不利因素,直接影响到鱼获情况。主观上看,我们先后转战两处钓点,浪费了一些作钓的黄金时间,必然影响鱼获多少,好在此番发现新的钓点应属重大收获。从出鱼时间看,9:00时之前鱼情相对较好,其它时间段里鱼情一般,这是垂钓的一般规律,因此有些野钓爱好者作钓至9:00时左右便收竿走人,应该是不无道理的。
真实写照,客观记录,亲身感悟, 原创不易。
感谢各位看官的阅读/点赞/评论和关注。
好地方
不是什么好地方,埋汰!不是什么烂树根子就是农药瓶子。脏的很。
看看
好地方
谢谢分享
钓友您好,您的这篇帖子写的非常好,不过可以再写一写在钓鱼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奇葩的事儿等,让文章内容更丰富些,谢谢您!已把该文章推为本地精华,希望您再接再厉,图文都坚持原创,争取下次上首页,祝您大鲤大鲫!
原来哪里都有磨盘山啊,我这几天也在磨盘山钓鱼
呵呵
环境不错,但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