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线、短子线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选用的
子线又称脑线,是垂钓线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鱼钩一起组成了子线组。虽然与主线比较起来,子线可谓又细又短,就象一个小小的配件,但其对整个钓组的作用却非常之大。子线有长有短,长、短子线也不是随便选用的。下面,鱼乐就介绍一下长子线、短子线各自的适应范围,帮助钓友们结合水情鱼情,正确选用子线。
子线的主要作用
子线是离鱼最近的线组部分,中鱼后,鱼的冲力和拉力,首先直接作用于子线。子线的作用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主线。子线最大的作用就是保护主线,由于子线一般为主线线径的0.5至0.8倍,比主线要细一些。因此,当鱼钩挂底,或者钓到体型远超出主线拉力的大鱼,子线就启动了自爆机制,先切了子线,以免切掉主线,甚至出现爆竿。也就是说子线保护了主线,子线和主线对鱼竿起到了双重保护的作用。
2、增强隐蔽性。子线还可以起到强化隐蔽的作用,它比主线要更细一些、更软一些,再加上几乎是透明的尼龙材料制成,所以离鱼最近的子线隐蔽性更强,以防止引起鱼的警惕,影响鱼的吃口。
3、灵敏线组。较主线而言,又细又软的子线,也就会更加灵敏,吃口信号更加有力,鱼在就饵时,很容易拖动子线,带动铅坠,形成清晰的吃口漂像。
4、更换方便。子线通过8字环与主线相连,可以单独更换。钓友们可以结合水情鱼情,通过更换子线,很快地更换或粗或细的鱼线,以及或大或小的鱼钩,非常方便钩线的及时调整。
长子线的适应范围
长子线一般与大钩距同步使用,最长可至2、3米对折。长子线有其固有的选用逻辑,主要适应于以下五种情形。
1、钓浮、打接口。垂钓草鱼、鲢鳙、翘嘴等半水鱼种,就要钓浮,加大子线长度,增加钓饵摆幅,实现动态诱鱼,打中途接口。钓浮一般是加长子线、加大钩距并用,为的是可以直接垂钓两个水层,增加中鱼机率。
2、钓大个体鱼。由于大鱼警惕性很高,垂钓大鱼时,一般要用到长子线。这是因为:长子线加大了鱼钩到铅坠的距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鱼的警惕心理;长子线拉力较大,能够有效减少大鱼切线概率;同时长子线可以预防遛鱼过程中双钩搭桥,即使搭桥也不会轻易切线。
3、较钝的钓法。一般意义上来说,长子线较钝,短子线较灵。如果想要在悬坠的前提下,钓的更钝一些,可以使用长子线,使子线弯曲度更大一些。
4、慢鱼情。当鱼情较慢时,应该使用长子线,以加大钩饵下落的摆幅,延缓下降的时间,可以同时搜索多个水层的鱼口,以增加中鱼的机率。
5、滑口鱼。老滑鱼警惕性很高,稍有异常情况便逃之夭夭了。长子线的鱼钩距离铅坠较远,隐蔽性更好一些,可以降低滑口鱼的警觉,使其能够放心就饵;同时长子线可以过滤一些假口和小杂鱼口,便于主抓真实的吃口漂像。
短子线的适应范围
短子线一般与小钩距同步使用,最短时仅仅几厘米的长度,短子线也有其固有的选用逻辑,一般适应于以下几种情形。
1、跑铅、小跑铅以及传统钓。使用跑铅或者小跑铅钓法时,由于本身已经钓得很钝了,为实现钝中找灵,就应当使用短一点的子线。一有吃口信号,短子线可以很快地进行传递,信号丢失也较少。传统钓同样是铅坠到底,实质上也是跑铅式钓法,使用短子线也是为了钝中找灵,子线可以短至5厘米左右。
2、钓小鱼。小鱼体型小,要求拉力值不高,吃口力度也不大,除了子线要短一些之外,还应当越细越好,短而细的子线可以适度“放大”吃口信号,减少信号丢失率,以便钓友们准确地观漂抓口。
3、较灵钓法。短子线的鱼钩到铅坠的距离较小,信号传递较为直接快速;同时在悬坠的前提下,子线弯曲度不会太大,钓得可以相对灵敏一些。
4、快鱼情。在鱼口大开、鱼情较快时,应该使用短子线,信号传递快、中鱼速度快,正如黑坑的“抢鱼”,使用短子线、硬鱼竿,鱼获会更多。
5、生口鱼。如果一个水域从未对外开放垂钓,鱼儿没有被垂钓过的经历,警惕性相对不高,并不知道钩、饵所为何物,见饵就吞,见食就吃。面对这样的生口鱼,我们就应当使用短子线,加快中鱼频率,提高鱼获水平。
6、轻口鱼。有时鱼口会很轻,尤其是冬季冷天的鱼口会更轻 ,如果调钓稍钝,漂像很难看得清楚,此时我们在换上更细的线组和更小的浮漂之外,还应当把子线尽量放短,确保鱼口信号顺畅传递,浮漂漂像更加明显。
7、小杂鱼闹窝。钓友们会经常遇到小杂鱼闹窝,浮漂在跳舞,钩饵下不去的情况。此时我们就要使用短子线,加快钩饵下沉速度,使之能够快速到底,减少小鱼追饵、接口,这样我们才能钓到心目中的目标鱼。
8、走水。如果遇有轻微走水现象,就应该把子线放得稍短一些,这是因为短子线支撑力更强一些,而长子线在水中站不住;如果走水严重,使用跑铅钓法,子线要更短,同时还要换上小一点的浮漂。
当然,长、短子线只是相对而言的,多少算长,多少算短,根本没有定论。鱼乐是以40厘米对折为长短子线大致的分界线。
长短子线各有优势和劣势,长子线的优势就是短子线的劣势,长子线的劣势正是短子线的优势;长子线、短子线,也各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哪些情况下要用短子线,哪些情况下要用长子线,钓友们要认真分析当时的水情鱼情,准确选择使用长子线或者短子线。其实钓友们钓获多与少的原因,往往就藏在这些细节之中。
子线太短感觉会影响鱼入口。常年30cm对折
看了很长知识,谢谢
30对折就已经很短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