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地区风力增大到6级,没法钓鱼,取出新买的“眼镜蛇”风筝和缠了号称有3000米长锦纶线的线轮,来到我家西边不远的空地方风筝。
这里是原先的老街,如今已夷为方圆约2平方公里平地(据说将建造高层住宅楼),三面是矮平房,仅南面有两栋22层高楼,但隔着一条河和一条马路,正东和东南是我家小区的几栋高层,视野相当开阔。
这是我第二次放风筝,距上次放风筝约有一年多时间了。
整理好风筝,栓好线,测好是来自西北的风向,便左手持线轮,右手执风筝,乘风吹来的瞬间,右手上扬边扯边放线,风筝一下子就飞了起来,拖着十多米长的红黄蓝三色相间的尾巴,向东南的天空飞去。
高空的风真大,持线轮的左手明显感觉到一股拽力,松开摇把,线轮飞快地旋转放线。当手中没有拽力时,这风筝也没精打采的,马上就收线。就这样,收收放放,收少放多,一会儿,这线就放出一半了。蓝天下,这只下摆近2米宽的“眼镜蛇”就象一个小蝌蚪,拖着细细的尾巴在“游动”,已经越过了小区南边两栋高层的楼顶。
我忽然想到,风筝大概已到我家的南边,在小区北边高楼14层应该能看见,立即掏出手机打电话,让妻子到窗口看。电话里妻子兴奋地说:“看见了,真的很好看”。我叫她拿相机拍照,就这当口,风筝突然调头向下跑,我赶紧放线,风筝才止住下行,划了弧又慢慢地向上升起。小区东南边有高架公路,我担心的是风筝掉下来出事,麻烦就大了,便摇动手柄收线。
没想到风中收线会那么吃力,而且风也不稳定,这风筝就是不肯往上跑,低低的好像就贴在高层的楼顶上。我顿时紧张起来,不停地收放线来控制风筝,既要它下来,又要它不碰到楼房。不一会儿,两手臂就累的不行了,身上也冒出汗了。我坚持着不敢怠慢,终于,风筝掠过楼顶,当高层的西墙投下长尾巴的阴影时,我才松了口气。
风筝慢慢地落下来,就像猎鹰回到主人的肩头一样稳稳地停在我的右手上。回想刚才的情景,不可不谓惊心动魄,这才发现,在大风天放风筝竟然和抛竿遛鱼那么的相似,一手持轮(或持竿),一手摇动手柄,同样要避开障碍,避其锋芒,通过移动脚步(抛竿是持竿方向)和收放线来驯服线那一头的物,得到的也是兴奋和刺激。难怪渔圣俱乐部的一些年轻钓友喜欢钓鱼也爱放风筝。
可惜的是,妻子没能拍到高飞的风筝,当她拿相机在回到窗口时,风筝已偏离了她可见视野。
(谨以此文献给回家的微微,祝她工作顺利,青春在事业中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