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垂钓环境的不同,决定了鱼情也不同。当水广鱼稀,鱼开口不好的时候,除了鱼钩大小、窝料、饵料因素外,子线的长短也能影响鱼口的好坏。
长子线具有更好的下摆动作,能极大的刺激鱼类吃饵,诱鱼效果很好,落底后也能降低滑口鱼的警觉性。如果碰到小鱼闹窝非常厉害时,如果还用长子线就没法钓了,饵料在下落过程中,小鱼抢食,无法第一时间落底,反应在漂相上就是狂魔乱舞,从而导致无法钓到底层的目标鱼。所以要根据鱼情及时调整子线长短。
我经常都是在河里钓鱼,常常遇到走水的情况,还有小鱼闹窝,目标都是底层的鲫鱼,也没有太大的鱼,最大的钓到过1斤左右的。选择的主线1.0—1.5的,子线0.6—0.8的,对折前50厘米,(子线越细长度就越短)2—3个钩子的钩距。选择伊势尼5号或者5号秀钩,感觉这种搭配足够应付我对目标鱼的需求。如果遇到大鱼也能有机会博一下,细线博大鱼多数是运气成分居多,所以野钓没有特定的目标鱼的话,选择的线组不要太细。
另外一直困扰我的子线缠绕问题希望各位钓友帮忙分析一下,欢迎各位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