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是哪一年开始钓鱼我也记不清楚了,刚开始接触钓鱼是在老家的时候,用竹竿子(大集上买的5毛一根),鱼钩是用缝衣服的针蜡烛上烧红做的,没有鱼漂就用泡沫代替了。
真正开始钓鱼买装备是大学毕业开始工作第一次发工资,当时在制锦市旁护城河一家渔具店买的,杆+线组+鱼钩+鱼漂一共花了不到20块钱。以前主要的钓点就是泉城广场护城河(那时候还让钓鱼),上下午班就早上去钓,上午班就下午去钓,生活很充实(就一点挖蚯蚓找不到地方,最后晚上跑植物园去挖的),那时候一天也钓去不了几条鱼(从开始到现在纯粹就是玩,不管钓多大的鱼走的时候直接放生)。那时候什么钓鱼技巧也不会以为挂饵抛竿就是等鱼咬。所以一个周空军也很正常,但是只要让我抛竿,提竿,在盯着票上下有浮动,我就很满足 再能钓上条鱼,那直接就飘了。
慢慢地过了几年,结婚,媳妇生孩子,钓鱼的时间完全快断绝了,一个月有一次就不错了,俗事缠身,无奈之举。只能把这爱好先暂时雪藏了。现在孩子都上小学了,平时工作有淡旺季,上半年几乎可以完全放松自我,只要不是孩子上补习班我就有时间。随着时间的开始变得宽松,渔具也跟着升级了,钓箱,各种的子线钩组,主线线组,鱼线,各种型号的票,各种规格的杆子,钓椅(以前的马扎坐着也不舒服了),抄网(有4个型号)等等,前前后后花了近2万,近两年我也开始开车往外地走(说实话济南真没有什么好的钓点,有大物的地方更少),最远往南去过福建,往北到过天津,北京,东到威海,烟台,西到过甘肃,陕西。有的是专程去钓鱼,有的是带着家人钓鱼和游玩兼顾。学的钓鱼的技巧也增加了。问怎么学的,就是钓鱼靠着年纪大点的人,看人家怎么调配饵料,怎么调漂,怎么选择钓点,所以每次钓鱼我都带着最少5瓶水,跟年长着聊钓鱼,送水,递烟。平时也进钓鱼群,特别是在群里经常发爆护照片的就盯着人家去哪钓鱼,就跟着去(我开车,车接,车送),慢慢的也积攒不少的钓鱼技巧。饵料问题也踩了不少坑,刚开始我用7.8'种饵料调配,为了能达到最佳的雾化,挂钩程度,饵料我都是成箱的买,刚开始一次调配怎么也得浪费两三包。线组更是我都不记得自己买了多少线组和子线了,光子线我买了不下200种(各种型号,各种的免调漂等等),在这说明一点,个人感觉,免调漂的是真的不好用。
感悟:这么多年,钓鱼给我带来了乐趣。但是有时候在想,是不是违背了刚开始钓鱼的初心,原来的竹竿捆绑鱼线的时代是不是也抛弃了。后来也想明白了,时代在变迁,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刚开始工作一个月260元,现在一个月平均也有5位数的收入,人们都有了自己的追求好的生活质量。现在每次出去也没有空军这一说了,生活还得正常的往下过。钓鱼可以提升自己的耐心,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可以把自己晒成黑里透红……可以让自己大汗淋漓,但是我还是喜欢钓鱼,上鱼的乐趣,与大物搏斗的激情不是用语言能表达出来的。最后,跟大家提醒一句,玩就是玩不要追求太高,有个合适的鱼竿(赠的线组和鱼漂,勾)也能钓鱼,太高的追求品质跟不上步伐…….太费钱了……
以上仅代表自己的观点,不喜勿喷,请各位老铁,拿出你发财的小手点个赞,摸摸哒(。・ω・。)ノ♡
我收费超过50豆的场子不去,90%去那种野塘,我喜欢野钓。野钓的快乐是最舒服的。
为娱不为鱼。
“一个周空军也很正常,但是只要让我抛竿,提竿,在盯着票上下有浮动,我就很满足 再能钓上条鱼,那直接就飘了。”不能同意更多了,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