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拉饵在野钓中的见解》
山东济南 王亮
近几年,随着垂钓活动的风靡与发展,使用拉饵的钓法在广大钓友中越来越盛行。拉饵已经不是竞技塘中钓鲫的专利了。在一些水库、野塘等自然水域,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有人使用拉饵大放光芒。有部分较传统的钓友感到使用拉饵挺困难,其实你只要在钓组配备和饵的状态上稍微注意一下,你也一样能为拉饵高手。
在钓组上,钩子型号不易过大,钩条一定要细,以便于鱼的吸入,最好使用短柄钩,长柄钩有一个缺点,拉饵时经常会在钩柄上和钩门底部出现两个饵团,有时会影响信号。短柄钩会使两个饵团合成一体,效果相对要好。子线号数不宜超过0.6号,当鱼密度大时,也不宜过长,尽量选择柔软度好的。
拉饵时应该使用有分钩器的拉饵盘。使用拉饵盘,即能提高上饵速度,又很好的解决了上钩粘线的问题,增大了中鱼的机率。
此外,钓组还应注意整体配备。比如:使用小钩细线的号数都很小时,竿就不能用太硬的,否则,断线率就会提高,降低中鱼率。
拉饵的状态是影响拉饵垂钓成绩的最大关键。
由于在自然水域垂钓时,对象鱼的鱼种、个体、密度不同,加上在不同的季节、水体、钓位等客观情况,我们要求拉饵的状态也必须不同。
在调制拉饵时,我们可以用雪花粉、拉丝粉、粘粉及加水比例去分别控制饵的雾化、纤维量、饵团大小及密度等。
比如冬季、早春钓鲫,鱼口张的都不大,漂上的动作也很小,这就要求拉饵时拉出的纤维要小,饵团也要小,有时钩门上只拉出几丝纤维也能中鱼,饵团大了效果就不会好。这个季节还应注意饵主料以使用动物性成分含量高的为好,饵色以红色为主,腥香味道要大。
仲春向后,自然水域成群的鲫鱼开始在阳光充足时游向浅滩,此时拉饵的纤维量可稍大,延长饵在钩上的滞留时间,加5%左右的雪花粉增加雾化,可以留住鱼群,饵水比例1:1时,拉饵的状态较好,碰到鱼群时可边钓边把鱼群向上拉。
五一后期,随水温升高,小型鱼(如 条)开始横行,中途截饵疯狂,这时,还可以继续使用拉饵,只是饵主料应选用比重稍大的,加大纤维量。适量加入点粘粉,把饵水比控制在1:0.8左右。这样拉出的饵团比较圆,比重也稍大。饵的味道尽量轻淡,不要让其雾化,以钓底为主,这样连续抛竿一段时间后就能避开小鱼。同时钓组适当加大,因为这个季节经常能碰到鲤鱼。
如果是针对鲤鱼来调拉饵,可直接用鲤鱼专用饵加水1:0.5调饵,调饵后再加10%左右的纤维素调出拉饵的状态,钓组号数可用的和撮饵时相同。
当钓点鱼的个体小,密度大时,饵调好后(即静置几分钟,充分吸水)应避免过多的揉搓,揉搓过多会使饵团内纤维变多变长,这样拉出的饵团就不规则,时大时小,影响读漂。小鱼还会咬住飘在钩外的长纤维到处乱跑,以至漂上的动作又大又乱,扬竿却不中鱼。钓点鱼密度小则反之,可以靠长纤维的飘动去诱鱼。
我个人在使用拉饵钓鱼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使用上一次垂钓时剩下的拉饵,拉出来的效果非常好。饵团形状圆、大小规则,无太多杂纤维,扬竿后钩上的残留胶质物几乎没有。那一次我受到了启发,在以后的垂钓中我开始提前一天在家里把饵调好,到钓点后再根据鱼情稍一调整即可。效果一直挺好,建议钓友们不妨试一试。
以上是我对拉饵在野钓中应用的一点个人看法,供钓友参考。拉饵在垂钓中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是钓组、饵料还是其它,都等待着我们慢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