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想起来了,第一次去的时候为什么鱼不咬钩?很简单,人站在水里,两条腿会被鱼看的一清二楚,在不安全的情况下,鱼是不会咬钩的。
我回到家里,把这件事告诉哥哥,因为激动,话说的颠三倒四,当然也有点添油加醋,结果呢,不仅没使哥哥相信,反而被他讥讽说:“跑了的都是大鱼,你那点本事我知道,还想钓鱼王?!笑话”。跑鱼挨累,没有搬到救兵,又被人奚落一通,滋味自不必说。不过难受归难受,那么大的鱼钓不到,怎么会甘心?想到那香喷喷的煎鱼肉,哪能放得下!说实在的,那年月生活很苦,钓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吃鱼,娱乐的成分非常非常少,几乎可以说没有。当然今天不同了,谁都可以冠冕堂皇地说钓鱼只是图玩,没有人愿意说想吃鱼,其实我认为,到任何时候,吃鱼都是钓鱼的目的之一 .
钓鱼的家什丢了,还要从头做起,我知道明目张胆地问母亲要针是不行的,尽管我钓了不少鱼,母亲从没有夸奖过我一次,还老是说捞鱼摸虾,耽误庄稼,是不务正业,当然那时侯不让我钓鱼,真正目的是怕我被水淹着,还有也舍不得她的针线.母亲不知道我已经学会游泳,是瞒着大人偷学的。对,偷!小孩对付大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偷,偷家里的针线,偷家里的煤油灯,偷着做了一套钩,接受断线跑鱼的教训,这一次鱼线做的很粗、很结实。
新鱼钩做好之后,我迫不及待地去钓鱼,结果很清楚,一连几天,鱼就是不露头,但是我不灰心,每天都来试一试,并且每次都会丢几条蚯蚓在通道口。
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星期,一天傍晚,我又来到水井边试钩。有人也许会问,一个十多岁的小孩,哪来的这些耐心、毅力,还有这些引鱼的办法?说到耐心和毅力,我这人其实真的不多,说白了就是为了想吃,有了这个目的和前提,什么耐心、毅力都会,什么办法都会想出来的。
这一次又有了反应,它的钩伤可能已经痊愈,好了伤疤忘了疼,人就有这些弱点,何况鱼乎!跟上次一样,刚一上手就叫起了劲.这一次我又错了,鱼的力气比我想象的要大的多!我把钓鱼线栓在手腕上,一只手用尽全力,也不能把它拉出水面.后来我才想通,鳝鱼藏身的通道,宽不过三、四十公分,尽是大石缝,鳝鱼体长,完全可以缠住随便一个石块,小小缝衣针做的鱼钩,想完全凭力气拉出它来不太容易。弄不好就会断钩或撕裂鱼嘴。我当时根本不会想到这些,我拉不出它来,它要拉我下水更不可能,事实上它因为疼痛,一直没有主动往回缩.我们就相持了大约四、五分钟。天快黑了,我有些害怕.说实在的,不是为了吃鱼,这地方我白天也很少来.僻静不说,据说还曾经有人从井台上跳水自尽.况且这会儿一个人影也没有,更增添了我的怯意。我有些急噪,没心思打持久战,所以猛的用力一拉。好,鱼钩鱼线都上来了,还差点把我晃进水里,就是鱼没有上来.鱼钩被生生拉变了形,所以就脱了钩。但是这一次我没时间发呆,急急忙忙赶回家去。
这一次我把沮丧变成了气恼,见了我哥就跟他急了眼,我跟他闹个不停,责怪他不相信人,瞧不起人,不然今天就能吃上鳝鱼.我并把那变形的鱼钩掼给他,还让他看我手腕上的红绳印。这时候正好父亲回家吃饭,见我哥俩吵的不可开交,本打算批评我一顿.当听到我说的这种情况,开始相信了我的话。父亲很会撒网,捕鱼经验很丰富。他看了看我的鱼钩和手腕,判断说这条鳝鱼至少在三斤以上,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鱼王。他安慰我说,不用怕,鱼肯定还会吃钩的.并答应给我做一个结实的鱼钩,还安排我哥带我去钓,钓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攀井壁上的石头.我这才平静下来吃晚饭。
父亲在生产队里做点事,很忙乎,平常答应我们的事老是忘记,不过这一次例外,没两天他就把鱼钩做好了。鱼钩用自行车轮上的旧辐条做成,钩刺锉得很尖,还有一个小小的倒刺。另一端穿在一截木棍上,用自行车螺丝帽作档,用起来方便又不勒手。有了这新式武器,还有老哥出马,我的信心倍增。
我们还是用老办法引鱼,但是没有等待很长时间,我哥就把它钓了上来。记得哪天好象是星期天,水塘里有一群小孩子在戏水玩耍,我哥俩大概是下午两、三点钟到的.水井在水塘的南面,钓鱼的地方背阴凉爽,所以不管什么来时间来都可以钓。我们本以为鱼不会这么早就吃钩,上一次吃钩时离第一次被钓中间隔了十多天,这还不到一个星期呢!
说起来也是那鱼合该被钓,本来那天上午有人刚车过水,再说不远处还有几个小孩在扑通扑通学游泳,水塘里人声吵杂,应该不是这种老鱼王觅食的时间。但它的确是在不该出现的时间出现了,真是应了我们当地一句谚语:该着三死,跺不过一马叉(马叉是什么工具我不知道,反正我认为应该是有三个尖刺的东西,因为它必须一下子戳出三个窟窿).真有点怪,当时还有我们本村几个割草的女孩子嘻嘻哈哈看热闹。我哥按我指的方位,把鱼钩伸到通道口旁没多长时间,鳝鱼就一口咬住了它.因为上午刚车过水,水面又下降了约20公分,所以鱼头很快被拉出水面.也许是鱼犯了个大错误,任为现在钓它的还是我,它已经战胜我两次,欺我年幼力弱,当然无所顾忌.然而此一回非彼一回也,一是钩子大挂的深,二是我哥大我三岁,力量比我大的多,并且事后知道,鱼钩已经深深地刺入了鱼的上颌骨。当时我站在沟沿上,离这么远就把我吓了一跳,鱼头黄中带黑,还有几处明显的旧伤疤,看上去花不留秋很吓人,真是饱经沧桑!鱼头跟我的拳头差不多,身子有茶杯粗细,也是黄中带黑,不是纯粹的黄鳝,也不是血鳝。鱼被拉出来的时候,足足一米多长!一离开水面,它就不甘示弱地想用身子缠我哥的手臂,我哥一看沟深坡陡,一只手提着鱼又不方便往上爬,怕鱼挣扎久了会逃脱,当然我哥也不愿让这个大家伙缠住,毕竟我哥也才只有十三、四岁。所以他就用力把鱼抛向塘外,本来鱼已经被抛出了水塘,应该落在菜地里。谁知不偏不倚,正打在在一个女孩的身上,从肩头斜挂到胸前。女孩子胆子小,哪敢接触象蛇一样的鳝鱼!她一声尖叫,两手胡乱往外一扒拉,鳝鱼又被推落在水塘里.幸亏水已经很少,鱼只是掉在离水一米还多的干地上。但是鱼的本能是不顾一切地逃生,奔向水里,所以眼看着就要跑掉。我虽然有点惧怕,但是面对到手的肥肉,哪能轻易放过!我几步窜过去,情急之中就没想到或根本来不及去抓鱼钩,我死命掐住它用力往地上按,但我无论如何也掐不住按不住,因为鳝鱼很滑,虽然它在地上滚了一身干土,比平时相对好抓一些.鳝鱼拧着劲翻卷身子,不费太大力气就能从我手中挣脱出来。只是由于我双膝蹲跪在地上,挡在水边迟滞了它逃跑的宝贵时间,我哥得以爬上水沟并走上来抓住鱼钩,哥俩一起努力把鱼提上岸来。
回到家以后,我们把鱼放在和面用的盆里,鱼经过刚才一番殊死搏斗,已经精疲力尽,或者已经心服口服甘拜下风!总之老实多了.盆的直径约60公分,鱼在里面盘两圈还多.所有来看热闹的人都说,这鱼至少得有十几年的岁数,不到5斤也得有4斤半。
后来我们把鱼煎吃了,很香很香,我考学出来参加工作,生活条件改善之后,我亲口埋葬过很多很多的鳝鱼,有大的也有小的,有黄鳝也有白鳝,好几种做法的都品尝过,但是说实话,我再没吃到过这么香的鳝鱼。
有一段时间我很后悔,因为正是钓了那条鱼王,那个水塘再没见过一条鳝鱼,这的确是真的。我因为贪嘴葬送了塘里的一个鱼种,使它满门遭殃,我当然要愧疚。但那是特殊时期,人的生存才是第一位的,人是万物的主宰,这是不容争辩的真理。但是如果条件允许,对自然界应该宽容一些,这对人们自己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如果不是我钓绝了那水塘里的鳝鱼,我后来还可以再钓鳝鱼,再次享受钓鱼的乐趣。我曾经打算买一些鳝鱼苗投放在那个水塘里,算是一种悔过,但我很快发现,我的计划永远也实现不了。因为鱼塘已被全部填平,盖上了房子,村里人多地少,选择水塘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人是万物的主宰!
别了,我的鳝鱼!我的水井!我的水塘!
由于时间仓促,错误和不妥之处一定很多,容后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