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的事情,尽管过去了很久,总是难以忘怀。
七十年代,我还住在农村老家,我们村是依山而建,百多户人家的小村庄。村前有一口水塘,三四亩地大的样子。水塘很深,水满的时候大概有5米或者更深一些,塘的边缘有一口水井,不知是多少年前修建的,全部用一种平整的石块砌成,井口上平铺着两块巨大的长条形石板,上面安放着一架水车,用来灌溉菜地。我记事的时候,水井靠近水塘的一面,泥土已完全塌陷,水少的时候,露出参差不齐的外井壁和井壁下的一堆乱石,看上去非常危险。
俗话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水塘坐落在山脚下,汇集了夏季山水形成的泾流和枯水季节的泉涌,所以常年不干,暴雨季节还可以通向山外的河流,水塘里生长着一些野生的鱼类,戏水捉鱼就成了我当时很重要的娱乐活动。
不知从何时起,水塘里住进了一族鳝鱼,由于水体相对封闭,水质极富营养,小杂鱼很多,鳝鱼食物丰富,养尊处优,一个个短粗肥壮,胆子特别大,经常从石缝间或贴着树根,把硕大的头伸出水面,惊吓洗菜淘米的村妇和戏水玩耍的儿童,非常可恶。
这一年春天大旱,水塘的水干枯了很多,露出了成堆的乱石,这时候正是捉鳝鱼的好时机。当时捉鳝鱼有两个办法,经常探头的鳝鱼,可以拿绳子套它,用棉绳做个活结,放在鳝鱼经常探头的水面上,人趴在地上不要弄出一点声响,也不能让鱼看到人,耐下心来静静地等,等鱼头露出水面三、四公分的时候,两手用力一扯,就套住了。稍大一点或者比较聪明的鳝鱼,通常穴居在巨石下面,轻易不露头或者即便露头也一般不会让人看到,但是可以诱捕它。我用母亲做鞋用的大针自制鱼钩,穿上粗线缠绕在一条三、四十公分长的细木棍上,固定好一端,挂上黑蚯蚓,在鳝鱼可能藏身的地方 ,通常在水面以下10-20厘米处下钩,只要有鱼,用不住几次晃动,鳝鱼就会慢慢地上来咬钩,一旦上钩,轻轻地拉就行了,这时候人最兴奋,最能体会钓鱼的乐趣。鳝鱼盘踞在石头的底部,有一定的吸附力,用力过猛会拉破鱼嘴跑鱼。形成拔河状的时候,轻轻顿一顿,会使它感到疼痛,不得不让步并最终放弃抵抗。这年春天,我就用这些办法钓鳝鱼,钓的很开心,收获大约在三十条左右,先是小鳝鱼,越到后来越大,最大的一条接近一米,有一斤半重,但是鳝鱼也一天比一天少,最后连续几天再也找不到鳝鱼的影子。不可能钓干净,我当时这样想,因为听大人们说过,水塘里有一条鳝鱼王,有人见过它露头,说有碗口那么粗。碗口粗我不会相信,但至少要比目前钓的鳝鱼大,我自己也曾经看到过一条在浅水底部游动的鱼,水浑看不太清楚,大概是鳝鱼,一米多长,身子特别粗,和大人的小臂差不多,估计应该在两公斤左右。怎么不见露面呢?这时我想到了水井,那里危险,人轻易不敢靠近,它藏在那儿完全有可能。因为天旱,大人们为了车水方便,把井底外部的大石搬开,挖出一条深沟,沟通水井和水塘。这里位置很好,如果水塘干枯,井底深一些,可能仍然有水,鳝鱼不会有性命之忧。对了,鱼王应该就跺在沟底的井壁里。
在一天上午,我小心翼翼地下到沟底,想找一个落脚的石块,但是由于水沟开挖不久,两边全是新泥,也露出来一些石尖,但脚一踩上去就坍塌下去,把我滑进沟水里,幸亏水不太深,刚刚淹没大腿,这样我就只好站在水里钓鱼了。我仔细打量井壁,原来井和水塘有一条通道,由于水塘多年没有清淤,通道口显得很低,至少在水下30厘米处。井壁是用大石快磊成的,有一些巨大的缝隙。我先用鱼钩在这些缝隙里探探,十几分钟也没有动静,按照常规,如果有鱼,三五分钟就能引出来。我开始怀疑,什么鱼王,其实并不存在,至于我亲眼看到的那条鱼,也许已经被我钓了上来。我打算撤退,一是这里很危险,再说还泡在水里,万一钓不到鳝鱼,再碰上蛇,还不吓个半死!我打定主意准备走,但说到底总有点不舍,禁不住再看看通道口,通道口依然很朦胧,似乎有些发黑,水体本来是青黄色,这样看上去特别象是有什么东西。其实是一种心理作用,想象它有,就越看越象有的样子。我就再用鱼钩探探,静静地等了三五分钟,当然没有什么动静,后来我知道那是一块突出的石头,常年泡在泥水里自然是黑的,因为我临走的时候用木棍直接捣了捣。出于仍然不死心,走的时候,把鱼钩留在了那里,钓点正是通道口。
午饭后,我又去了,刚站在沟沿上就发现鱼钩被下拉很多。这一次我带来了一截一米多长的大木棍,轻轻地横放在水沟底部,正好贴近水面,扶着井壁,人可以蹲在木棍上。我取下鱼钩看了看,蚯蚓没了,心想有门,情绪开始激动起来。挂上蚯蚓放下钓钩,想静静地等,但是心跳的咚咚响,手也有些颤抖,我想到将要钓到的鱼王,到底有多大?是黄鳝还是血鳝?样子吓不吓人?总之是胡思乱想。这时候我感到有一股力量在拉鱼钩,我知道鳝鱼上钩了,我本以为不用太大的力气就可以拉上来,但是下拉的力量很大,我平时钓鱼都是用中指勾住鱼线,从没费过太大的劲,但这次我用尽一个手指的力量不仅没有拉上鱼来,反而被它拉下十几公分,鱼就在三十公分之下的通道里,但是我没法看到它。我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满足一下对美味的渴求,不怕危险跑来钓鱼,而鳝鱼呢?在为生命而战,所以双方都倾全力进行较量,因为我还是十岁左右的孩子,而且很瘦小,如果是大人,战斗很快就会结束,不至于相持三、四分钟之久。结果呢?出乎意料,鱼线断了。我蹲在原地发呆了很久,沮丧的心情无法形容。看着空空的半截鱼线,是从针孔处断开的。我真后愧自己粗心,鱼线已经用了很长时间,经常湿漉漉地随处一放,天热不坏才怪!到手的鸭子又飞跑,我真有点失魂落魄,离开的时候因为下蹲的时间太长,腿已经麻木,又差点摔个跟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