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家,跟老爸聊天,谈到他小时候钓鱼的线组,主要是漂和坠。1、漂。鹅毛翎羽,如图。图三用针引线穿过后用线再捆一下,免得浮漂裂开并与线有一定摩擦,防止滑动。2、坠。坠子用泥丸,黄豆大小的粘土做坠子,基本上每竿都得搓泥丸。钓底,那时候鱼多鱼大,鲫鱼半斤左右为主。
常常说到传统钓,七星漂,通过与老人交流,其实以前钓鱼立漂更常见,高粱杆做浮子,底钓为主。
以前的找底方式。以前的漂一般十公分左右,调漂时,半水,坠子能让漂立起来就行,一般来说,漂约五分之二露出水面。找底,先长线,漂平躺,慢慢调短坠到漂的距离,使漂直立,坠离底,钩躺底。钩坠距离一般十公分左右。
现在装备上去了,鱼倒没了。
装备越来越好鱼越钓越少,鱼饵越用越好鱼却越来越小。小药越来越多鱼的毛病更多,儿时玉米秸棵做漂老妈的缝衣针弯成鱼钩随手可及的蚯蚓玉米粒....皆为神饵却能经常爆护现在的鱼啊你们究竟想咋样................
楼上说的真棒
好好留着吧
泥丸做坠怎么行?不断地融化了,可以用细铁丝
那时铁丝也是稀罕物,小孩子玩不起的。南方水田里的那种粘土,做瓦原料的那种,还是不易融化的,另一种黄泥巴,做坛坛罐罐那种泥巴,更不容易融化。当然,上鱼后,鱼一挣扎,泥丸是会掉的。
是的。过去都是
小时候我们找牙膏皮做铅坠
小时候刷牙??
我们小时都用牙膏皮做坠子,那时候的牙膏皮是用锡做的,穿根细棍棍把牙膏皮一裹要好重自已掌握。浮标用鹅毛管做正宗的七星漂,相当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