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夏季野钓大鲤鱼的三个区域

美人鱼上上2021-06-14 05:59:01

一、浮游生物、漂浮垃圾聚集的区域

鲤鱼到底爱吃什么呢?其实是没有定论的,因为鲤鱼是杂食鱼,所谓杂食,就是能吞咽的,能消化的,统统都是食物。

咋一看,鲤鱼的食谱这么广泛,应该不缺吃的吧,其实不然,原因很简单,吃饭这个事,只要是生物,肯定是能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不坐着,能省力就省力。

所谓勤勤恳恳,这是不存在的,所以,体型较大的鱼,往往会有固定的觅食路径,如果不是固定路径上的食物,突然而来的食物,反而会让鲤鱼警惕。

因此,食物多的区域不一定是鲤鱼的固定觅食区域,但是食物能以固定的频率出现的区域,必然是鲤鱼的固定觅食区域之一。

这种区域,要说少,其实也不少,最常见的,就是水域流速的死角区域。什么是水域流速的死角区域呢?

水域因为地形原因,会形成对水流的阻碍,导致水流的流速有快有慢,流速产生差异之后,就会有流速极慢的区域。

只要水域的地形不发生变化,这种流速死角区域,会一直存在,我们不需要去刻意测量水流的流速。

只需要仔细观察水域的水面,是否有大量的浮游生物、漂浮垃圾固定在某一处区域,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是流速死角区域了。

这种流速死角区域长期存在,必然会吸引大量的小鱼、小虾觅食,因此,这也必然是鲤鱼的觅食区域,在这种水域守钓鲤鱼,渔获想差都难。

二、阴凉、溶氧充沛、水草茂密的区域

鲤鱼的体型比较大,用猪八戒的话来说,就是食肠宽大,对食物的需求数量比较大,同时,也正因为此,鲤鱼对溶氧的需求也很很高。

到了夏季,日照强烈,中上水层水温较高,鲤鱼不太喜欢较高的水温,多会躲藏在深水区域。

因此,鲤鱼的觅食区域,多半都符合三个特点,溶氧充沛,溶氧充沛,水温适宜,在夏季,比对这三个特点。

只要溶氧充沛,有茂密的水草丛,水域长期固定阴凉,比如树荫、山阴,具有这几个特点的区域,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

比如水域的进水口、下风口,紧挨着水域的林区,几乎都满足这几个条件,只要打窝守钓,鱼口还是值得期待的。

三、聚集大量水生昆虫的区域

鲤鱼的主要食物来源,不同的水域、不同的水情,是不一样的,但是,鲤鱼的主要动物蛋白来源,除了小鱼虾,就是水中的昆虫。

比如龙虱、红娘华、水斧、松藻虫、田鳖、仰泳蝽、蝎蝽、水黾、泥蛉、鱼蛉、扁泥虫、划蝽等。

这些水生昆虫并不是随便在哪里都能存活,都会根据水域的地形、水质特点,固定在某些区域繁衍、聚集。

而这些区域,必然就是鲤鱼的固定觅食区域,想要找到这些水生昆虫的固定区域,其实也不难。

在傍晚、清晨,都是这些水生昆虫出没的高峰期,耐心观察,总会发现一些踪迹,只要找到这些区域,不用刻意打窝,使用虫饵做钓饵,就会有不错的渔获。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光吐泡不吃钩怎么办?饵料玉米小麦都试过了

很久以前商丘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