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根“电线杆子”做浮漂如何?
台钓是我后来“现学”的——我以前一直是跟我爸爸学传统钓;我的“台钓”师傅是我哥哥。
慢慢我对台钓的兴趣大了,也在没事的时候看看书、上上网、听听老前辈的教诲;在实践中也“实践”一下子,于是我对老是讨论大漂大坠小漂小坠“灵钝”的看法是这样的:
台钓要求讲究的是“底钓、悬坠”,是所谓的“幽灵钓法”,总的要求是钓“灵”。(当然不排除相对钓钝和灵活的浮钓)这和我以前一贯习惯用的“底坠”有很大的区别!
“底坠”象一个固定船的“锚”;它“躺”在水底,可以使船在平静和不平静的水面不动。
而“悬坠”就不是这样了;它有点象“潜水艇”——在一定的水压舱的作用下,可以自由地下潜到任何一定的深度!
我们可以用这个想象来看台钓调“目”的情况:
我们可以把铅皮座当成一个潜水艇;铅皮的调整就等于“水压舱”里的水的多少;当我们想要让潜艇潜得深一点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水压舱”的水多吸一点——也就是我们的铅皮加得重一些;反过来;我们想让潜艇浮上来一点的时候,我们必须把“水压舱”的水排除一些——也就是我们让铅皮减掉一点;
无论我们是加也好、减也好;我们是在水面上根据“水上目”的位置来判断“潜艇”在水下的位置的是不是?
这就和我们运用台钓方式钓鱼时想象铅皮座、鱼饵、鱼在水中的状态一样!
台钓的“铅皮座”是“悬”在水中而不是“沉”在水底的;它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它的脑袋上面还有一个“浮漂”!
我们人为地把铅皮“加加减减”调成我们喜欢“铅皮座”在水中的样子,是有我们人的道理的:因为这个“潜水艇”的上面有一个我们可以看得见的“水上目”也就是“剩余浮力”!
这个“剩余浮力”在另外的两个“锚”(空钩)的作用力下,我们在水面看起来是四目(假定我们预先要求的就是这样),加了一点饵的话,“水上目”就只有两目了。这时,一般会有一个“锚”紧贴水底,另一只锚悬在水底。
我们钓鱼人在水上,靠“水上目”的漂相来判断有没有鱼在吃;是什么鱼在吃;甚至是多大的鱼在吃!
“水上目”的灵钝,从物理力学加速度的理论角度上看,和下面的情况有关:当物体在相对静止不动或者匀速运动的时候,一个外力对它的作用想要改变它的相对静止状态、或者想使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的话,不但和这个外力的大小(比如大鱼死劲地咬!)有关,而且和这个物体本身的质量(比如四百斤左右的钓组)有关!就和所谓“硬气功”的一种:人躺在地下,上面压一块大石板然后用大锤砸断,而人没事儿一样!因此,小漂小坠比大漂大坠灵!
我哥哥说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从理论上说,您可以用一根电线杆子(当然得是木头的电线杆子)插一条漂尾做一只“大漂”,在它的下面加上足够重的铅皮(我估计要两百多斤——如果那个电线杆子有两百多斤的话!)让漂尾调出四目,然后挂饵,剩下两目,于是,您把这只用电线杆做的“浮漂”和我们现在用的浮漂比较一下,“电线杆子浮漂”下面得多大的鱼才能让我们上面的“两目”黑漂?——我估计非得鲨鲸不可!
当然,我想在一般的情况下,没人会用电线杆子做浮漂钓鱼的,但就漂的灵钝的问题上,我怎么想,还应该是小漂小坠要灵!
当然,漂相的灵钝和钓上来的鱼的大小有时不是一回事儿。
不知道有没有人用我的这个办法做过对比实验没有?
陆军
2003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