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一种惯性思维,主观地把一些依条件而变化的东西给固化了。
比如说,谷麦钓法的一杆打天下。
在冬天钓鲫鱼时谷麦比得过炮杆长杆短线钓法吗?
流水比得过盘车溪流钓吗?
锅底型没有地质结构的地方比的过抛竿吗?
所以说每种钓法都有长处和不足,根据条件扬长避短,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举个案例,今年五月初,同样的天气,在小河沟里面用谷麦打窝,三十分钟后就开始有鲤鱼开口,并且连杆两条。而在当地一大型水库打完窝基本要两三个小时才能上鱼。这说明了什么?小水面发窝时间远远短于大水面。
又一例子,我在同样一条中型河流里,夏天谷麦打窝后我一般一个半小时就开始下杆就有鱼。而到了冬季往往要三四个小时后才有鱼开口。这又告诉我们温度也是影响发窝时间的一大因素。
钓鱼是一个综合性很高的活动,很多钓友戏称“天时、地利、人和”。因此关于发窝,它的影响条件也远不止上面提到的水面大小和温度。窝量的大小、钓位的选择、气压的高低、鱼密度的大小……等等条件都关乎着发窝时间的长短。
所以不要听什么大师说他的窝料一定多久多久发窝,如果他连你作钓水域的情况都不问,一无所知就开始一门正经地胡说八道。长点心吧兄弟,这一定是个骗子。
对于新手而言,玩谷麦可以遵循夏天一个半小时,冬天三个小时后再下杆。但是一定要带着思考去钓鱼,在不断的经验总结中去了解鱼情。
而对老手来说,老手还说个屁哟!啥子都晓得完求了。
综上所述
1、发窝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2、发窝时间随气压的升高而缩短;
3、发窝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随窝料的增加而加长;
4、发窝时间随水域面积增大而加长;
5、发窝时间随鱼密度增大而缩短;
等等等等原因想要钓到鱼就要不断去思考,不断去总结,不知道各位钓友是怎么理解发窝时间的,大家可以共同交流学习一下!
学习
学习了
亲爱的钓友您好,恭喜您此帖上首页啦!和喜欢您的钓友们互动起来吧,回复钓友评论,增加文章评论量和账号活跃度,上首页的几率会变高呦!
感谢支持!
咋俩一样的吊椅
连球x13
完美,顶一个
现在鲤鱼吃食了?得换老坛打窝了
学习了,发窝时间随季节,鱼的活性,窝料的成份虚实配比而变化。
资源第一,其余第二。钓鱼一般情况的顺序:天气,钓位,饵料,钓法,但对于苦逼的上班狗来说有时间就去耍两杆就知足了,没那么多讲究。
我们的目的是钓鱼,把鱼搞起来,钓法是方法工具,用啥都可以,哪个适合当前的鱼情哪个就好。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操作。论好坏的直接目的是把鱼干上来那些撕逼的真是本末倒置
大哥,资源是硬伤啊。最最最关键的是资源
鲤鱼草鱼的季节来了
这个只是表明了发窝的时间
很好
纹身不错
感谢
见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