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时的联想
——也是《拯救胆熊安德鲁》的观后感
“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是一句非常有名的中国成语,是形容两个好处您不能全得了。必须得得一头、舍一头;也是当年人们对这两种美味食品的一种赞誉。
鱼,我现在是经常吃的。但熊掌至今我没有尝过、也没见过(除了在动物园里远远地瞧过狗熊会动的活爪子以外)。这句中国成语如果直译为外国话的话,我想外国人一定和我以前一样,也觉得非常奇怪:怎么会把鱼和熊掌扯到了一块儿了呢?
后来我慢慢悟出一个道理来了:
古时候的人钓鱼技术很一般,起码不会象我们现在的“速钓”——一小时钓它个十斤八斤的。鱼和熊掌当时都是非常难得的东西。那个时候猎熊难啊,熊多厉害呀!在没有火药的年代,没有三、五十个人是一定拢它不住的!虽然据史书上说,我们老祖宗五千年前就会钓鱼,但那时侯的鱼也一定是很难钓;和猎熊的难度差不多。
因此,当时皇上请外国人吃饭,或者政府官员“公费”下馆子的时候,一定不能同时点鱼和熊掌;因为当时鱼与熊掌都是稀罕美味之物。其中有一样吃到肚子里去,就已经是非常非常高级的享受了;当时的各级领导公款吃一顿鱼,绝不亚于现在的各级领导公款吃一顿“满汉全席、野味大餐”!
我估计当年就是为了打击“嘴腐败”的缘故,朝庭定下了这个不能够“同时吃”这两样东西的“廉政措施”。
于是,历史上“二者不可兼得”的警告一直流传至今。
后来可能因为是熊越来越少了、也越来越难捕了,加上捕熊是要冒生命危险的;而同时鱼却越来越多了,人发明钓鱼的工具和办法也越来越巧了,加上钓鱼的风险几乎是零;于是,我们中国人吃鱼和钓鱼的技术当时在世界上是居领先地位的。
当然,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当时的狗熊比鱼多!熊掌的来源也丰富,而且熊掌不象鱼,里面没有小刺,不怕喉咙被卡住。于是,人们就死劲儿地捕呀捕,吃呀吃的,一直把狗熊们吃得没办法了,只好跑到人迹稀罕的荒野躲了起来,让你难找!人没折了,后来慢慢就琢磨清楚了:反正鱼和熊掌都是好东西,吃不着熊掌咱们就干脆吃鱼凑合算了。然后就拼命地研究钓鱼捕鱼的工具和方法!发展到今天,什么传统钓、台钓,海钓、矶钓、竞技钓啦,什么网鱼、电鱼、炸鱼、药鱼啦……,五花八门的奇怪办法都被发明出来了!吃鱼之习,也就渐渐“风靡全球大众化”了!
现在,全世界几亿钓鱼爱好者和渔民差不多都忘了熊掌的味道了,注意力全放到了各种各样鱼的身上!剩下为数不多的狗熊,基本上也都跑到北美阿拉加斯捕三文鱼去了。它们一边吃,一边庆幸地添着它们的宝贝爪子。
我想全国9000万钓鱼爱好者起码有8999.999万的钓友都吃过鱼,但一定没有吃过熊掌!
于是,我就想把我吃鱼时的好心情告诉大家:——我在吃鱼的时候,往往是把鱼当熊掌来吃的!而且吃的时候,我还把自己想象是相当一级的领导或者什么大款呢!
陆军
2003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