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涨水遇到这些还是不好钓鱼

美人鱼上上2021-05-28 05:34:52

第一种、水位上涨太快,导致水温急剧下降

这种涨水,多见于汛期降雨涨水,这种时节,加上极端气象导致的后果,就是水位快速上涨。

之所以要强调一个快,是因为这种情况导致的水位上涨,是以小时为单位,上涨的水位可达到几十厘米。

看似这个数据不打眼,但是短时间内上水位上涨,会让水域的水温下降明显,水压、水的密度都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化。

鱼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而水位上升太快,肯定会影响到鱼,所以鱼群都会躲藏到相对稳定的深水区域,甚至都不会出来觅食。

这种情况,自然就不能指望有鱼口了,而且,压根就不适合出来出钓,所以,即便是涨水,也不建议出钓。

第二种、水位上涨幅度太小

所以降雨后必涨水,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很多大水面湖库,不管有没有降雨,都会长时间处于涨水、放水过程。

也就是通过控制放水量、进水量,来控制湖库的总储水量,以此来调节下游水域的水文状态。

这个时候降雨,如果雨量小,水位上涨幅度一般,雨量大,湖库则会通过放水来调节,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水温是不断下降的。

在夏秋季,整体的气温、水温都比较高,但是大水面的湖库,往往在降雨中、降雨后,都会通过排放水调节水位。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水温下降是很明显的,这种影响,对深水区的鱼来说,影响是不太大的,但是,对近岸区域来说,水温下降是很明显的。在近岸下杆守钓,自然是没有什么鱼口的。

第三种、农林作业区附近的水域涨水

农林作业区附近的水域,在降雨之后,是不建议出钓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农林作业区广泛地使用农药灭杀虫害、杂草。

这些农药大部分沉淀在农林作业区附近的土壤浅土层,一旦涨水、降雨,就会将浅土层的农药冲刷到水域中。

水中的农药含量则会大幅上升,水中的鱼,肯定是有多远就躲多远,一直到水域彻底将农药稀释到安全范围,鱼群才会恢复进食。

这个稀释周期,保守估计,短则一周,长则20天左右,这种涨水导致的无口,没有任何解决办法,大多数农林作业区附近的水域,只要涨水、降雨,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