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都是荤饵惹的祸

aa1312014-09-10 18:43:36

  这些年,经过一些钓鱼人的细心揣摩,钓饵这门学问日渐深奥。水体不同,季节不同,对象鱼不同,所用钓饵自然不同。真饵、拟饵、素饵、荤饵,林林总总千般纷繁,而配饵的准则似乎只有一条——投鱼所好。人食五谷,鱼也不例外,稻、梁、菽、麦、黍,是素饵的主料,还要辅以香、甜、酸、腥、馊等型的添加剂。看书中罗列的钓饵配方,仿佛中医开出的一剂剂药方,再瞧钓鱼人装饵用的坛坛灌灌,又如同药铺,令人眼花缭乱,这种感觉可用网络的一句流行用语来表达——晕。

  有一段时间,我曾对荤饵着迷。用蚯蚓、小虾、蚱蜢做饵,捕获、使用都方便,这些小动物勾引鱼儿,免去了素饵配制的环节,省事。

  而初识蛆饵是在十年前。那年,女儿河上游的一座水库在丰水期里泄洪,鱼儿随洪水而下。一时间,女儿河两岸的钓鱼人忙了起来,乒乒乓乓,海竿投饵入河,专门瞄着大鱼;手竿细线小钩遛白鱼,忙得也是不亦乐乎,竿起竿落,小白鱼银箭一般被提出水面,不时还有漂亮的“双飞”,这样的场景,不要说钓,看着也过瘾。而钓白鱼用的就是蛆饵。蛆饵!?蛆竟然也能做饵,我多少有些惊异和不解。但终于抵不住获鱼的诱惑,在钓友的指点下,自己开始培育蛆饵。经过“引种”、“催肥”,一周左右时间,白白蠕动的蛆虫“出栏”了。

  拥有了自己培育的蛆饵,这回,咱也可在河边跟他们遛遛白鱼玩了。但这也惹来麻烦,几天后,发现居室内有成群的苍蝇飞舞。纱窗未坏,门也未开,哪来的蝇子呢?后来发现,是装蛆的罐子通气孔偏大,小虫虫爬出,最后化蛹成蝇。于是,全家行动,用苍蝇拍追打苍蝇,第一拨“敌机”终于被完全击落,心里松了一口气。但战斗远未结束,在此后的几天里,残存的蛆陆续化蛹成蝇,一拨被消灭,又一拨苍蝇前赴后继腾空而起┅┅妻子的愤怒终于爆发了:“……以后再有这种现象发生,严禁钓鱼。”我赶紧检讨:“对,对。以后一定严加看管这些小虫,绝不允许有越狱现象再次发生。”

  后来,有一位老者专门在桥头经营虾,虫等动物性钓饵。需要时买些,方便了许多。自己培养蛆饵的历史结束了,起码,不会因为这些小虫虫破坏妻子的灿烂笑容了。

  聂占起

  来源:原创 2003/12/4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