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讳一、打大窝、重窝,但是不养窝
不管是钓小鱼,还是守大鱼,打窝,都是一件非常节约效率的事情,但是,打窝这个事,不说讲究颇多,但也有三分讲究。
守钓大鱼,窝料太少,会让诱鱼效果大幅降低,所以大窝、重窝,从来都是守钓大鱼的首选,即便是打大窝、重窝,也要讲究一个样子。
大鱼的味觉灵敏,生性狡猾,所以进食非常有规律,不会像小鱼一样,游到哪里,吃到哪里,所以,突然一大堆食物出现,就算有心觅食,也不会大大咧咧的肆意进食。
所以大窝、重窝,因为窝料数量较多,能长时间停留在窝点,一则可以吸引较远处的大鱼,二则,食物停留在水中时间越长,越不容易引起大鱼的警惕性。
但是,打大窝、重窝,并不代表一定就能吸引大鱼进窝,一则大鱼的食癖我们难以掌握,二则,大鱼出于警惕性,对突然出现的食物,会有较强的警惕性。
所以,定期投放,有规律地打窝,就能很好地规避这两个问题,事实上,养窝这个事,也用不了三五个月。
短则七八天,长则半个月,既能养好一个窝子,不管是钓鲤草,还是青鱼、黑鱼,甚至是翘嘴之流的中上层鱼种,养好窝子守大鱼,其实并不困难。
但是,单纯地打大窝、重窝,却不养窝,即便是补窝也不规律,想补就补,不想补就懒得补,这样即便是有大鱼进窝,我们也没办法知晓。
忌讳二、浮漂长时间不动,要么换窝,要么频繁起竿
守钓大鱼这个事,其实钓技高低,对最终渔获得影响,还真的不是特别的大,除了少数的高坎、峭壁钓位。
大多数情况下,静守、死守,就是最好的技巧,只要耐得住性子,守得住鱼口,大鱼进窝是迟早的事,大鱼中钩,也没有多复杂的漂相,毕竟大鱼长时间不进窝,这才是常态。
频繁起竿、换窝、换钓点,即便是大鱼进窝了,我们也无法判断具体的情况,所以,没有耐心,还是去黑坑垂钓,要么就改为钓小鱼。
忌讳三、钓技不精湛,多把鱼竿垂钓
很多钓友没有多竿守钓的经验,又觉得多一根杆子多一次中大鱼的机会,所以也学人打多竿炮阵。
殊不知,多竿打炮阵,对钓技极为考究,没有中鱼还好,炮阵摆放位置不合适,钓距不得当,一旦中鱼,那就是多把鱼竿缠绕到一起。
也比说炮阵了,就是长短竿一起用,钓技不过关的,也极易出现这种问题,更何况,这种多竿炮阵,即便是中了小鱼,也会出现问题。
不管怎么处理,动静都很是不小,别说守钓大鱼了,想办法怎么解开打卷的鱼竿,估计就得好半天。
忌讳四、钓位没有遛鱼的空间
钓鱼这个事,是地形越怪,越有可能守到大鱼,比如铧尖、洄湾、沟叉、峭壁、陡坡、凹凸,都不是什么正经地形。
但是,恰恰是这些奇怪的地形,才能容易守钓到大鱼,而大鱼之所以被称之为大鱼,是因为体型、体重都比较大。
一旦中钩,挣扎的力度比较大,就算是耐力较差的鲢鳙,想要将其提出水面,顺利的抄网入护,也不是轻松的小事。
所以,钓位一定要预留出遛鱼的空间,且不能在遛鱼近岸的过程中,让中钩鱼有绕线、撞岸的可能。
钓到大鱼,再被气跑了,那这个钓位,三五天之内,基本上就和废了一样,别说继续守钓大鱼,钓小鱼也没什么鱼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