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花手巾”
在广州、或者珠江三角洲一带生活过的、现在40岁以上的、小时侯喜欢淘气到处玩的男人,一定会知道什么是“花手巾”!
“花手巾”是生活珠江流域南部一种特有的野生热带鱼。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它的真正学名叫什么?我想“花手巾”这个名字是我们小孩子叫开的。
50年代到“文化大革命”前,广州郊区的水田里、菜地的水沟里;甚至是当时的污水沟里,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
如果北方的朋友没见过“花手巾”,我可以这么说吧;它有点想刚生下来的小罗非鱼。不过它比罗非鱼要细长,尾巴是红色的。“花手巾”身体两侧的竖纹红、绿相间;不象罗非鱼是绿、白相间的,它的背鳍和胸鳍也没罗非鱼那样厉害!“花手巾”的体型小、我抓到过最大的“花手巾”也就7、8公分长,它们多数只有4、5公分左右。我一直怀疑它是罗非鱼的亲戚。
“花手巾”是一种野生鱼,个头小,而且生长期长,样子也一般,但不容易死;我从来没见有人为了“吃”的问题去捕捉它们。
当时,广州的一个观赏鱼的市场在市第一工人文化宫边上(也就是广州文德路和文明路交界的一棵大榕树底下),是喜欢养鱼的人、特别是我们小把戏常去的地方!
在那个不大的“观赏鱼”市场上,有各种各样好看的鱼:最多的当然是金鱼,其次是种类繁多的热带鱼。
金鱼是大人们喜欢的,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看的是热带鱼:它们小巧玲珑,活泼可爱;什么斑马呀、蓝箭红箭呀、神仙鱼呀、接吻鱼呀……。鱼贩子老是跟我们说:它们漂亮它们贵,是因为它们是“外国人”的缘故。
市场里不但卖鱼,也卖和养鱼有关的东西:鱼箱、鱼瓶、鱼网和真的水草、真的活生生的红虫和一种广东人叫“沙虫”的东西。
我那时觉得特别奇怪的是一种叫“彩雀”的斗鱼(有人是说从泰国进口的);“泰国人”全身蓝紫色,喜欢打架;一般它们是单独养的,只要有两条公的在一起,就会发生激烈的争斗。它们打架的时候背鳍胸鳍和尾鳍会象狮子的鬃毛一样怒张, 身体的颜色也象人急眼了一样“脸红脖子粗”,变得更蓝、更紫;他们在打架的时候,互相啄食对方的尾巴,两条鱼首尾相接“打转转”,一直打到其中一条伤痕累累、败下阵来为止。
市场里也有卖“花手巾”的,可能因为它是“本地人”或者是因为多了的缘故吧:“外国人”一般要好几毛钱一条(或者一对),而“花手巾”才几分钱一条;而且卖“花手巾”的多数是和我们一样大的孩子。“花手巾”是被脸盆装着而不是用水族箱装着、放在地下卖的;不象“外国人”可以供在漂亮的水族箱里炫耀。它们和水草、红虫一样,在市场上是便宜的东西。
说实在的,“花手巾”在色彩斑斓的“外国人”面前,确实是“其貌不扬”,但我喜欢它们。
我喜欢它的朴实、喜欢它顽强的生命力,喜欢它们只要我们在野外任何一个有水的地方,它们都会来和我们“打招呼”!
当年和我一般大的男孩,几乎没有几个没见过、没抓过、没养过“花手巾”的:我们那时倒是很想在郊外的水域里会见一下其他的“外国人”!可就是老碰不着它们;结果到现在:我不但见不着“外宾”;我连“自己人”也见不着了!
当年,我们抓“花手巾”的办法其实是再简单不过了:我们一般用一只破的簸箕(广东人叫垃圾铲的东西——是用竹篾编的),或者自己动手用蚊帐布做的网,在菜田水边,污水沟旁:凡是我们估计有“花手巾”的地方一截一捞:必然有几条“花手巾”在里面!
“花手巾”的生命力特别强,它们也不挑食。它们最高级的食物我想是红虫和蚊子的幼虫——一种叫孑孓的东西。孑孓因为要呼吸的缘故,它们老是用屁股翘在水面上透气、脑袋朝下休息;“花手巾”在水里看个清楚;悄悄地靠近它们;在离目标大约两公分的地方,突然一个“虎扑”,一口就把孑孓吞了下去!——它们是真的用眼睛、不是用“鼻子”摄食的;绝不象鲫鱼、鲤鱼那样:在我们想钓它们的时候,要预先大花力气布置好一个“诱鱼区”;搞点味道香的东西慢慢地劝它们过来,而且它们在吃东西的时候象绅士一样“温温尔雅”;不象“花手巾”那么干脆利落。
我曾经想用钩钓“花手巾”,但我把我的这个想法告诉我的伙伴的时候,他们就笑我:你有那么小的钩吗?——“花手巾”的嘴再大也就两、三毫米宽!
“花手巾”象“泰国人”那样,有时也喜欢打架,但它们不是非要拼一个你死我活不可,它们往往会在“差不多”的时候就算了,不会打得皮肉绽开——它们喜欢给对方“留”点面子。
1985 年,我到广东兴宁县黄陂区参加农村“整党”的时候,我们驻地的一个离了婚的干部养了一条“花手巾”;每天用小蜘蛛喂它。而且在他看着它吃得高兴的时候他也很高兴!我说:为什么不喂饭和红虫呢?他说:让它吃掉“蜘蛛精”!别让它们(蜘蛛)害人!——我怀疑他有离婚后的心理障碍。
自从我转业后,那个我小时侯喜欢去的市场就消失了,我有十几年没有见过我的“老朋友”了;广州的蚊子也一天一天多了起来,我想一定和现在我的“花手巾朋友”跑了有关系!
今年春节,我陪老丈人到广州芳村一个广州最大的“花鸟鱼虫市场”买花。在一个卖“巴西龟”的地方,居然看见档口老板自己的办公桌上的水族箱里有几条“花手巾”!我在仔细验证它们的确不是“小罗非”后,我故意问:“这种鱼叫什么鱼?是不是变种的罗非鱼?”老板一副瞧不起人的口吻说:“你们北方人是没见过这种鱼的啦!(我当时说的是普通话)——这叫“花手巾”!是观赏斗鱼;它们会打架!是从泰国进口的。”
我心暗暗好笑,问他问多钱一对?老板说:“你真的想要的就便宜你啦——五块钱一对!”
“五块钱一对?!”——和小“巴西龟”的价钱差不多!
——我可爱的朋友身价现在终于提高了!!!
陆军
2003年11月24日